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980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土动力模型的修正

    邓浩昀;金新阳;顾明;黄吉锋;

    提出桩-土-结构体系等效线性模型的修正方法.确定了近场区域的范围,并将该区域土的剪切模量乘以修正系数,得到修正等效线性模型.分析大量模型并求出相应修正系数,然后对所有修正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经验拟合算式.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土体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能大幅提高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分析的精度.

    2018年11期 v.46 1473-1478+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硫酸盐介质腐蚀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与强度演变

    姚明博;李镜培;

    为模拟混凝土灌注桩在硫酸盐渍土环境中侵蚀劣化规律,开展了现浇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试验,并研究了现浇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劣化机制.与预制混凝土试件劣化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现浇混凝土试件与预制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劣化的异同.分析水灰比、硫酸盐溶液浓度对现浇混凝土试件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质量变化率、抗压强度相对值分析现浇混凝土试件劣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质量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一条件下,现浇混凝土试件最先出现了质量和强度损失,损失率分别为0.4%和15%;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现浇混凝土试件劣化规律不明显,而混凝土水灰比越大,现浇混凝土试件更易趋于劣化.

    2018年11期 v.46 1479-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侧向点爆炸作用下浅埋圆拱结构塑性破坏规律

    张宇;沈晓东;李国强;

    考虑近场侧向爆炸时荷载的非对称性、不均匀性和局部性,利用几何关系推导侧向爆炸时结构表面荷载的解析式.针对不同的结构截面受力模式,利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截面塑性破坏准则,并基于四铰破坏机制,提出浅埋圆拱结构塑性破坏简化计算方法.基于Matlab软件,判断圆拱结构塑性破坏时截面的受力模式,并确定结构塑性铰分布.结果表明:在2个拱脚附近、荷载峰值作用处,以及背爆面一侧拱肩位置产生塑性铰;在爆炸偏角较小时,塑性铰先出现于背爆面的拱脚和爆源投影点位置;随着爆炸偏角的增大,第1个塑性铰出现于迎爆面的拱脚位置.在实际工程中,大偏压是较为理想的破坏模式.

    2018年11期 v.46 1486-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层间位移约束下高层框架-支撑结构的单步优化法

    孙飞飞;马志东;贾瑞梓;

    从虚功角度将基于层间位移约束的高层建筑规则结构多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基于顶层整体转动的单约束问题,并提出了基于虚功的单步优化法.通过算例分析了单步优化法应用情况,并将其优化结果与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针对层间位移约束,采用单步优化法用钢量节省约10%.

    2018年11期 v.46 1494-1500+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风力发电塔地震易损性分析

    曹雨奇;阳荣昌;刘慧群;舒展;

    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风力发电塔为研究对象,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pushover分析结果定义了4个损伤状态限值.选取20条真实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分别以水平位移角和地面加速度峰值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回归分析建立了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形成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风力发电塔的易损性曲线,并对发电塔地震易损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风力发电塔可满足7度设防区抗震设防要求,而在8度罕遇地震下有一定概率发生严重或完全损伤.

    2018年11期 v.46 1501-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交通运输工程

  • 基于离散时间信号相关性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

    孙倩;郭忠印;

    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信号相关性的自动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将交通信息数据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并进行相关性计算,有效定位通过上、下游截面的同一组交通流.解释了互相关系数的特征,并采用仿真数据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离散时间信号相关性的自动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具有可视性且易于理解,在低饱和交通环境下表现依然稳健,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2018年11期 v.46 1508-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制动行为特征

    吴斌;朱西产;沈剑平;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数据,建立了紧急工况下制动避撞的驾驶员模型,分析了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和紧急制动输入特性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与驾驶工况的紧急程度相关,以碰撞时刻倒数的临界值0.2s~(-1)作为危险触发阈值,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分布为均值0.5s的正态分布;最大制动减速度随驾驶工况紧急程度变化不明显,最大制动减速度梯度随驾驶工况紧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2018年11期 v.46 1514-1519+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高架轨道多层隔振系统影响参数匹配

    刘艳;罗雁云;

    以轨道交通30m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扣件-轨道板支承-桥梁支座多层隔振系统内部耦合机理,建立车-轨-桥有限元模型(FEM).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展开多工况计算分析,研究各层隔振元件刚度的改变对车体、轨道结构、桥梁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和综合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参数匹配原则.结果表明:高架轨道各层隔振元件宜采用匹配设计,可在改善沿线环境隔振效果的同时,兼顾车-轨-桥各层子系统动力响应特性.

    2018年11期 v.46 1520-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机械、车辆与能源工程

  • 含水乙醇汽油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石秀勇;康杨;罗亨波;倪计民;

    引入"半解耦"方法,以H2/CO/C1小分子机理为"内核",耦合乙醇氧化骨架机理和汽油表征燃料的甲苯参比燃料(TRF)机理,构建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CHEMKIN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相关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水的影响,构建了含水乙醇汽油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与乙醇汽油着火特性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简化机理的合理性.

    2018年11期 v.46 1528-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动公交车用增程器起停及切换过程优化

    徐宁;楼狄明;谭丕强;胡志远;

    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增程器起停及切换过程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倒拖转矩增大和倒拖终了转速提高后,增程器起动时间降至1.01s;暖机起动过程发动机颗粒排放数量浓度峰值达2.0×10~8个·cm~(-3);停机过程通过发电机加载转矩实现负载停机,转速波动得以明显抑制;采用快速起动和增大增程器输出电功率上升率限值后,整车动力性有所改善;切换过程发动机颗粒排放数量浓度峰值达2.5×10~8个·cm~(-3);发动机调速模式相对发电机调速模式,增程器电功率输出较平缓,但发动机更易偏离最佳油耗曲线.

    2018年11期 v.46 1536-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动力车电池模组冷却结构优化

    刘研;谷风;陈承;

    通过对混合动力车电池箱并行结构的改进,改善了原有并行通风结构的进风不均匀性,达到对电池模组前后表面冷却的目的.按照进风形式和流道结构的不同,设计了楔形、梯形和圆孔挡板3种进风结构,圆孔挡板结构均匀进风效果最佳.对圆孔挡板结构进行冷却维度改进,设计了平行冷却和垂直冷却2种方式.结果表明:双流道、垂直冷却结构较优,在中低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小于30℃的情况下,出口流速为6m·s~(-1)、电池间隙为4~6mm时散热效果最佳.

    2018年11期 v.46 1543-1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轮拱罩充满率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

    余霄雁;贾青;杨志刚;

    针对某种小型轿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不同轮拱罩充满率时旋转车轮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与现有理想模型的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轮拱罩充满率的下降,整车阻力系数上升,升力系数下降,当充满率下降27%时,阻力系数上升接近20%,升力系数下降接近30%.阻力上升主要是由于轮拱罩中的气流量增加,并且受轮拱罩结构的影响,内部流动分离加剧,导致尾流区的涡量均上升,车辆背压下降;升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下车身气流速度加快,导致下车身压力减小.

    2018年11期 v.46 1550-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列车转向架舱对转向架区域流场与气动噪声影响

    朱剑月;任利惠;雷震宇;

    根据涡声理论和声比拟方法,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转向架简化模型的流场与气动噪声特性,分析了转向架舱对转向架流动与气动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转向架与转向架位于转向架舱内2种工况下,几何体近壁流场内形成的体偶极子声源为近场四极子噪声的主要声源,转向架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面偶极子声源为声辐射主要声源;与单独转向架相比,转向架舱改变了转向架流动特性与声辐射指向性,削弱了转向架所产生气动噪声的强度,但转向架舱后壁会产生较大气动噪声.

    2018年11期 v.46 1556-1561+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叶片两点疲劳试验系统激振器加载控制

    廖高华;乌建中;

    基于电驱动惯性式激振装置,构建了一种风电叶片两点激振疲劳试验系统,并提出了虚拟主令同步控制算法.以PID算法设计误差补偿器,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虚拟主令同步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并建立控制仿真模型,数值仿真分析虚拟主令同步控制算法的收敛性及鲁棒性.最后,试验验证了耦合下虚拟主令同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虚拟主令同步控制算法能使激振器快速跟随,激振器之间相位差的波动很小,叶片振幅稳定,实现了风电叶片的平稳有效加载.

    2018年11期 v.46 1562-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电子、计算机、控制与系统

  • 负载感知的太赫兹纳米传感网的TDMA协议

    徐娟;赵雅坤;张茸;阚佳丽;

    针对基于TS-OOK(time spread on-off keying)调制的通信系统存在数据传输连续碰撞的问题,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具备负载不均衡的特点,提出负载感知的TDMA (LATDMA)协议.该协议根据网络中源节点数目、源节点业务量大小以及太赫兹信道的传输特性,在传统TDMA协议基础上实现动态分配时隙.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是能量高效的,在时延和平均吞吐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可以应用于时延要求较苛刻的网络场景中.

    2018年11期 v.46 1568-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有界模型检测的门级软件自测试方法

    张颖;张嘉琦;王真;江建慧;

    提出了基于有界模型检测的门级软件自测试方法.将处理器中的模块简化成约束模块,缓解状态爆炸问题.将难测故障的触发条件逐个转化成性质并且采用有界模型检测技术,搜索触发这些性质的违例.最后,将违例映射成测试指令序列,并为测试指令序列添加观测指令序列,构成自测试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引起状态爆炸问题的情况下,有效地测试控制器中难以测试的故障,提高了在线测试的测试质量.

    2018年11期 v.46 1575-1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标识设计中语义认知事件相关电位

    侯冠华;卢国英;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以公共空间标识为研究对象,探索图文语义一致或不一致对用户标识认知的影响.实验材料源于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采用Matlab13b和Stata14对脑电和行为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标识认知过程中,诱发了N170、P200、N300和N400,说明被试经历了分类处理、情绪唤醒、逻辑判断和语义判断4个阶段;图文语义是否匹配2种条件下所诱发的N300在前额区差异显著;N400在前额区、中央区和顶区差异显著.N300和N400可以作为判断标识图形与预期语义是否一致的神经测量指标.

    2018年11期 v.46 1582-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轨迹拟合切线方位角计算

    姚连璧;钱瑾斐;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轨迹切线方位角算法.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对算法关键参数(紧支系数与权函数)的设置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形状弯曲较小的轨迹;移动最小二乘法中的紧支系数应满足计算的需求,但不宜过大;权函数能提高拟合精度,但对轨迹切线方位角的精度几乎没有影响.

    2018年11期 v.46 158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场景模型的双目相机动态检校方法

    李正宁;刘春;吴杭彬;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模型的双目相机内、外方位元素的动态检校方法.初始检校过程构建了场景全局三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初步解算内、外方位元素,然后进行联合优化;更新检校过程利用已建立的场景模型,恢复场景模型与影像的关联,再通过联合优化更新相机的检校参数.实际场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校完整度优于基于即时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的检校方法,精度优于传统棋盘格检校方法.

    2018年11期 v.46 1594-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节能服务公司利益最大化视角的EPC合同参数决策模型

    高欣;阮红权;薛文娟;王云龙;

    基于预期利润净现值达到一定阈值用能单位就会同意合同能源管理(EPC)合同的假设,从节能服务公司(ESCo)利益最大化视角构建了一个EPC合同参数决策模型.对179个EPC样本的合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融资、ESCo注册资本等因素对合同参数和节能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和ESCo注册资本对合同参数和节能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果与融资困难是现阶段EPC发展障碍之一的事实相符,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2018年11期 v.46 1601-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担保信用等级变换的利率互换衍生品定价

    梁进;邹宏春;

    考虑担保信用等级迁移风险的利率互换合约,在结构化方法的框架下,建立了担保信用等级首次迁移所造成损失的保费定价模型,信用等级依赖于利率并具有高低2个等级.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低等级下零息票利率互换的价值定义为保费价值的自变量,并利用对冲原理建立保费定价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利用计价单位转换原理对方程进行降维,求出问题的半解析解,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方法的显式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后,讨论了保费价值关于利率参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保费价值和各参数间存在单调递减的关系.

    2018年11期 v.46 1609-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同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技术等学科的高水平首发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并被EI等40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目前采用网络投稿与审稿,不接收纸质稿件和E-mail投稿。网络投稿请

    2018年11期 v.46 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