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967

  • TTU标模风压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

    顾明;杨伟;黄鹏;罗攀;

    以国际通用的低矮建筑标准模型TTU(德州理工大学)模型为考察对象,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1∶50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数据与原型场地实测数据的对比,以评估风洞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国际商用软件Fluent的RSM(雷诺应力)模型和CFX的SST(剪切应力运输)模型,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TTU实尺度模型的定常绕流场.将数值预测的压力场与实测结果及缩尺模型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风洞试验与场地实测之间、数值模拟与试验之间的异同,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2006年12期 1563-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钢结构损伤识别中Db族小波函数选择

    杨晓楠;唐和生;陈镕;薛松涛;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则性好、消失矩大等特性的小波函数其损伤识别效果最好.

    2006年12期 1568-1572+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离散单元法中数值求解方法的改进

    王强;吕西林;

    对离散单元法中的数值求解提出采用同步动态松弛法,以避免动态松弛法由于路径相关性所造成的算法误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同步动态松弛法简单、有效,且计算较为稳定,精度较高,并可使计算时步取得稍大一些,从而较大地加快了离散单元法的计算速度.

    2006年12期 1573-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竖向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张荣;苏小卒;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四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在变轴力和变水平力作用下的反复加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关系滞回曲线特征、耗能能力等深入分析,得出在试验加载条件下试件的抗震性能明显不对称,且施加了预应力的柱受拉有效工作范围明显增大的结论.同时建议采取在柱中加一定竖向预应力的方式,来改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弯曲变形时柱中可能出现拉力的情况.为竖向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6年12期 1578-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用量显式设计方法

    管仲国;李建中;

    对外贴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求解问题,ACI 440F规范及我国CECS 146:2003规程都给出了相应的求解公式,但均为验算形式.这在面向设计,即计算给定目标承载力下的FRP用量时,并不方便.针对矩形截面形式,通过引入原构件配筋特征参数和FRP配筋特征参数,推导出量纲一形式的弯矩增量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显式求解FRP用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定义截面形状系数,将这一显式求解方法推广至T形及更为一般性的截面形式.

    2006年12期 1583-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埋隧道穿越建筑物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宏博;黄茂松;王显春;庄纪栋;

    结合重庆武隆隧道工程实例,建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的开挖支护步骤;详细探讨了施工过程中隧道与桩基的相互影响,以及施工完成后桩体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可提供良好的借鉴.

    2006年12期 1587-1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火灾时隧道火风压及其对通风影响的试验研究

    闫治国;朱合华;杨其新;

    借助大比例火灾模型试验,研究了火灾工况下隧道内压力场的发展变化状态及火风压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通风速度、火灾规模、隧道坡度和烟流蔓延长度等对火风压的影响规律,以及火灾对隧道通风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风压随着上述影响因素的增大而单调增大,但增长速率减缓;同时,火灾引起的火风压会极大地影响隧道的正常通风.建议对于长大隧道,发生火灾时,应及时将烟流的蔓延长度控制在尽可能短的范围内,以便减弱火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

    2006年12期 1592-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路堤荷载下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

    徐超;姜竹生;周启兆;叶观宝;

    提出了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将水泥土搅拌桩法与塑排板排水固结法结合起来,用短的搅拌桩加固上部软土地基,用长的塑料排水板插入深层软土地基,填土预压联合处置深厚软土地基,形成新的联合处理工法.在江苏省淮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的监测与测试结果表明: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对短桩以下软土的加固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长板-短桩工法处理段落,短桩有一定的向下刺入,桩土应力比较小,桩土变形相对协调.通过改变短桩的桩长和桩间距,可以调整地基的总沉降.

    2006年12期 1597-1601+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大型钢结构施工全过程数值分析的三维可视化

    王祎;罗晓群;谢步瀛;

    采用了基于三维真实感图形学的OpenGL图形技术,建立了面向非线性有限元空间结构数值分析的接口,设计和实现了施工过程数值分析结果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大型钢结构施工全过程跟踪仿真软件.软件的仿真结果具有三维真实感,提供轴线模式、内力模式、截面模式、真三维模式等多种显示模式,以及起吊、悬臂拼装、滑移、张拉、整体卸载等多种施工模式的仿真.软件提供交互观察和查询功能,仿真结果的几何及力学指标均真实准确,效果直观.软件已成功地模拟了卢浦大桥和北京奥运主场馆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2006年12期 1602-1605+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交通信息网格中的最短出行路径并行算法

    章昭辉;闫春钢;丁志军;蒋昌俊;

    根据城市路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网图的分割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网格最短路径并行算法GPSPA1和GPSPA2.这两种算法克服了传统并行标签算法只适合在共享内存的并行机器上使用的缺点,适合网格环境下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分割器不能完全分割源点和目标点时,GPSPA2比GPSPA1效率高;完全分割时,两种并行算法的加速比大约都是3.GPSPA2应用于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2.0版中.

    2006年12期 1606-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交通系统配流模型的固定点解算方法

    杜豫川;孙立军;

    复合交通系统配流模型将区域与路网加以融合,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土地利用的情况下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但该类模型的简析解通常不能直接获得,而需要通过相应的数值解法来获得.针对复合交通系统的特点,采用了求解固定点问题的分析思想,提出了利用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牛顿迭代算法来求算复合交通系统配流模型的数值解.该解算方法的收敛速度快,模型的解算结果稳定,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全局规划和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2006年12期 1612-1615+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道路交叉口转弯比例反算模型的一般解法

    蔡晓禹;张脩;杜豫川;孙立军;

    从转弯比例一般方程组入手,提出了用于反算交叉口转弯比例的约束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矩阵描述模型,简便地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完成对模型的求解,从而建立了对该转弯比例反演模型的一般解法.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算法得到的转弯比例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2006年12期 1616-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营运线路网络效应定义、模型及其模糊评价

    王永立;杨东援;

    提出了营运线路网络效应概念,内容包括网络节点重要性、运力调配、车辆维修和救援、异地汽车租赁、旅游交通和其他项目等.在定义营运线路网络效应以及建立相应的网络效应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隶属度方法,对一个道路运输企业的网络效应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2006年12期 1622-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J2EE高速公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

    童小华;程效军;刘世杰;孟令颂;

    探讨了基于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的高速公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速公路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WebGIS中间件技术,数据库连接池技术,高速公路WebGIS的动态分段技术等.建立了高速公路WebGIS地理信息平台,以惠河高速公路管理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应用,验证了文中的各种技术与方法.

    2006年12期 1627-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和性状相关性研究

    黄继成;黄彭;

    利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集料进行研究,推导出集料粒径、集料级配均具有分形的性质.对由同样材料组成的四种沥青混合料SMA-13,OGFC-13,SUPER-13,AK-13A进行研究,发现集料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集料粒径分布相关性很好.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马歇尔稳定度、矿料间隙率、孔隙率、沥青饱和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等同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将分形理论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006年12期 1632-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超薄白色罩面结构设计方法

    崔鹏;张莉;李宇峙;孙立军;

    通过有限元分析及试验,探讨了超薄白色罩面(UTW)的结构设计方法.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正交各向异性接触模型模拟层间接触状况.分析确定了最不利荷位,对板底拉应力和层间剪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板尺寸下的温度应力.基于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和旧沥青层模量,给出结构强度综合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构强度综合系数小于等于17时的板厚设计图表,可用于超薄白色罩面的路面设计.

    2006年12期 1637-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董秉直;陈艳;高乃云;范瑾初;

    研究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过滤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 00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混凝处理能有效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 000的有机物,提高过滤通量.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10 000的中性亲水性有机物,主要通过堵塞膜孔而造成膜通量缓慢下降.用混凝去除中性亲水性有机物的效果很差,防止或减缓膜污染的作用有限.

    2006年12期 1643-1646+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去除水中砷的研究

    张巧丽;高乃云;乐林生;陈洪斌;

    以实验室制备的氧化铁、经硝酸和草酸铁改性的活性炭12×40(AC 1)为原料,分别制成两种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FeO/AC-H和AC/Fe2(C2O4)).通过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谱仪进行吸附的表观特性和物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物质有磁铁矿(Fe3O4)、磁赤铁矿(γ-Fe2O3)、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而且这些物质的存在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用AC 1,FeO/AC-H和AC/Fe2(C2O4)三种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砷,获得了吸附等温平衡数据,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eO/AC-H和AC 1对As(Ⅴ)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而复合吸附剂AC/Fe2(C2O4)对As(Ⅴ)的吸附比较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2006年12期 1647-1650+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降解2-氯酚厌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

    黄爱群;傅以钢;陈皓;陈玲;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Fe2+,Ni2+金属离子对经2-氯酚(2-CP)驯化后的厌氧生物反应器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CP驯化后,厌氧体系微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了能适应或降解2-CP的主要菌群发光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投加Fe2+,Ni2+后,降解2-CP的厌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加Fe2+后的厌氧体系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并产生新的条带,经分析,证明为专性厌氧梭菌属.

    2006年12期 1651-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地积累指数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柴世伟;温琰茂;张亚雷;赵建夫;

    应用地积累指数对广州5个郊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计算的地积累指数结果来看,广州郊区土壤中Hg和Cd都达到中度污染,Zn为轻度-中度污染,Pb,As,Cu,Cr,Ni都不存在污染.从8种元素的分级频率来看,Hg的污染频率最大,达到89.8%;其次是Cd和Zn,分别是78.2%和54.6%;其余5种元素污染频率的大小顺序为Pb,As,Cu,Cr,Ni;Hg出现了5.9%的极严重污染.广州5个郊区的污染元素和元素的污染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Q型聚类分析将海珠区、芳村区、天河区和黄埔区聚为一类,为较高程度污染区;而把白云区单列一类,为低污染区;同时,整个广州的污染情况与白云区聚为同一类.

    2006年12期 1657-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3 ] |[阅读次数:0 ]
  • 伪并行遗传算法在供水管网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信昆仑;刘遂庆;陶涛;李树平;

    讨论了基于微观水力模型的多水源大型供水管网优化调度问题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求解该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首先,针对决策变量的结构提出二进制-实数混合编码策略;其次,设计并实现了多种群进化的伪并行遗传算法.将本算法与单一群体进化算法同时应用于实际管网的优化调度求解,结果表明,通过个体迁移策略,伪并行遗传算法可以加速优化搜索的进程,显著改善解的质量,并有效节省运行调度费用.

    2006年12期 1662-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甲萘醌化合物对摇蚊幼虫的杀生研究

    吴一蘩;周思辰;聂静;杨健;

    采用易被环境分解的维生素K3、其基本成分β-甲基萘醌(MQ)和同系物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在给水系统中出现的4龄摇蚊幼虫进行了杀生实验.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MQ和MTB杀灭效果显著,半致死质量浓度低于1.8 mg.L-1,杀灭过程遵循Chick定律.求出了杀灭率和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乘积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采用MQ比较经济,其安全质量浓度低于7 mg.L-1,在80%杀灭率时的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乘积约为17 mg.L-1.h.

    2006年12期 1668-1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扭杆梁后桥结构轻量化分析

    左曙光;阎礁;靳晓雄;何扬;

    建立了Passat轿车扭杆梁后桥的精确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以安全系数、静扭转刚度和一阶固有模态为轻量化分析的性能评价指标;利用三种材料,分别对提出的三种优化结构形式后桥方案进行轻量化优化分析,最后从性能指标、制造工艺、材料成本及减重效果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出一种最优轻量化技术方案.

    2006年12期 1674-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材料特性的模拟对碰撞仿真计算精度的影响

    王宏雁;华蓓俊;

    以薄壁直梁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20.19 km.h-1下质量钢块碰撞薄壁直梁件的试验过程.通过优化模拟计算过程,得到与试验曲线相接近的碰撞模拟减速度曲线,再通过改变材料的屈服极限、硬化参数和惩罚因子来分析这三者对碰撞仿真计算精度的影响,以提高车身耐撞性虚拟分析的可靠性.

    2006年12期 1679-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具有不同辐板车轮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胡兴军;傅立敏;张世村;张英朝;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具有不同辐板的车轮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相对照,讨论不同的车轮辐板所引起的气动特性的变化.根据车轮上辐板的不同,对于同一型号的8种车轮模型分成3组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车轮的表面压力系数以及车轮周围的涡流等流场特性,可以得知:车轮辐板的改变不仅影响车轮的局部流场,还会影响整车的气动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车轮阻力系数改变是由其周围流场中涡流特征的变化所致.

    2006年12期 1684-1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轿车5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分析

    李兴华;张青松;张久林;

    采用等效杠杆法对5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组成形式进行了归纳,并给出了各种方案的杠杆图和传动简图.根据变速器的基本要求,分析了5挡变速器各种方案的特点.提出了以等效杠杆的中间点为输出点,基本结合元件数为3个离合器和3个制动器的并联式5挡变速器传动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行星排连接方式和特性系数值,可实现5挡变速器的速比要求,其中3个速比值能自由选取,换挡时只需分离一个结合元件和接合一个结合元件.

    2006年12期 1689-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业务过程模型驱动的网格工作流互操作机制

    刘敏;严隽薇;白莉;王坚;

    从工作流调度模型、工作流映射模型和业务过程评价模型等角度,建立了业务过程模型驱动的动态网格工作流的互操作机制.通过不同层次的业务过程模型,驱动支持企业间集成的全局工作流机、支持企业内异构平台集成的工作流机、企业内同一平台下的工作流机,建立工作流调度模型,解决面向业务流程的动态集成问题;通过建立业务工作流、抽象工作流、执行工作流的映射模型,解决复杂业务工作流到执行工作流的映射与纵向式集成问题;通过建立业务过程选择模型,解决企业业务过程在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间的评价、动态选择与共享问题.

    2006年12期 1694-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测量仪器检定结论的风险研究

    殳伟群;

    在仪器检定过程中,不够高的测试不确定度比将导致检定结论的用户风险;即把不合格仪器判定为合格的风险;或厂家风险,即把合格仪器判定为不合格的风险.研究了单台仪器检定情况下这两类风险的产生原因.就被检仪器的计量特性分别为高斯分布和均匀分布这两种典型情况,给出了用户风险的计算公式.此外,为限制单台仪器检定结论的用户风险,还给出了合理设置保护带的近似计算方法.

    2006年12期 1699-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 2005年 总目次

    <正>~~

    2006年12期 1705-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