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873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摘要撰写要求

    <正>论文是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的。其总体要求是:读者即使不看全文而只看,也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花时间阅读全文。所以从中应该很容易看出该研究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有哪些具体结果以及与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创新)之处。 写得好,可以增加被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如EI)收录的几率,扩大论文的影响。因为EI的收录员无法每篇论文都浏览一遍,只能通过的内容来判断该研究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国外的检索系统或数据库,特别注重英文的内容与结构。如果中写一大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只交代做了什么,而没有写出具体的内容有什么,具体规律是什么,具体关系是什么,具体结果有哪些,等等,这样的文章一般不会被录入。 1.中文要求 中文一般在2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简短说明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省略),研究方法和过程(对象、条件、原理、步骤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创新点)。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内容和结果。应避免对题目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如背景、意义、重要性等)。不写无用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等词句不要写入文摘。作者未来研究计划不写入文摘。 例1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含碳铁滴还原富氧化铁熔渣过程,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含碳铁滴在熔渣中的行为变化规律,由此提出强化渣铁还原反应的有效措施。”以上过于笼统,应当把具体的“熔渣过程”、“变化规律”和“强化渣铁还原反应的有效措施”写出来。

    2005年08期 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

    张国军,刘伯权,白国良

    通过ANSYS软件模拟了单调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试验框架柱的荷载—位移曲线,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有限元模拟试验框架柱的基础上,用ANSYS软件模拟了未做过试验的不同轴压比下的框架柱荷载—位移曲线.最后,根据ANSYS模拟的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和讨论了箍筋形式、混凝土强度及截面形式等因素对轴压比限值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各种情况下的轴压比限值.

    2005年08期 995-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风洞实验中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参数分析

    周晅毅,顾明

    为了掌握风洞实验中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特性,基于耗散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各个参数,总结了多通道管路系统频响函数的定性规律,并指出在常用的几何尺寸范围内,影响频响函数的因素主要有PVC管的长度、内径和限制器的尺寸及位置,为设计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提供了依据.

    2005年08期 1001-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天然结构性软粘土应力历史的确定

    王国欣,肖树芳,黄宏伟

    土的天然结构性软粘土是一种具有较强结构性的土,通过传统的求取土先期固结压力的方法,是无法获得其真正先期固结压力的.所以为求得土真正先期固结压力,采用了重塑土样,用还原法确定出土在没有结构强度影响下的压缩曲线,并求得相应的先期固结压力.同时定性分析了杭州天然结构性软粘土的应力历史,与定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所得结果是一致的.由此为求取具有较强结构性的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5年08期 1007-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宁波庆丰大桥锚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李家平,张子新,黄宏伟,李永盛

    根据相似理论,对宁波庆丰悬索桥重力式锚碇进行了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相似模型的几何相似常数为1∶100,重力相似常数为1∶1.325.试验表明,软土中锚碇自身和相邻土体的变位、土体中附加应力分布等随锚索力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在锚索力作用下,锚碇不仅向前水平位移,而且产生前端下沉、后端隆起的刚体转动,相应的基底应力前端增加,后端减小;锚碇前面表层土体出现隆起和向前水平位移,水平向附加应力增大;位移和附加应力随锚索力的增加而增大,随测点与锚碇距离增加而减小,但随时间发展均趋于稳定.此外,锚碇基础下部地基加固,锚碇基坑围护结构以及锚碇周围土体对提高锚碇稳定性具有显著作用.

    2005年08期 1011-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平面钢框架结构的整体可靠度设计

    刘玉姝,李国强

    在平面钢框架结构极限承载分析和结构整体可靠度评价的基础上,基于现行规范的目标可靠度指标、结构重要性系数,并考虑钢框架结构常用的两种荷载组合,给出了钢框架结构基于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及其实用的设计公式.算例表明,该设计方法既比传统的基于构件可靠度的设计方法经济,又能保证设计结构具有一致的体系可靠度.

    2005年08期 1017-1021+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钢纤维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普适计算模式研究

    管仲国,黄承逵,石文龙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因素、双参数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普适计算模式.通过试验,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与钢纤维体积掺率及基体强度等级的关系.进而结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现有典型计算模式在面向不同的基体强度等级时存在的弊端,并验证了双因素、双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了计算模式中各参数的建议值.

    2005年08期 1022-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桥梁监控数据处理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分析

    刘红新,王解先,王天祥,熊波如

    对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建立的滤波模型在计算中对初始参数的要求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时间监测资料计算的结果,得出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具有对初始参数要求比较宽松、能根据计算时的观测数据自动调整参数的功能.利用该模型对某大跨径桥梁的实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与统计分析的比较,验证其有效性.

    2005年08期 1027-1030+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粉性土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扰动影响

    唐益群,张曦,王建秀,宋永辉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溧阳路站—临平路站”区间盾构推进工程,进行静力触探试验、超孔隙水压力测量以及地面沉降的量测.从上述不同角度,分析了EBP(土压平衡)盾构在粉性土中推进对土体扰动、变形的影响,研究了受影响区域土体静力触探强度、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及随之表现出来的地面变形趋势,得出了超孔隙水压力发展的规律及经验公式,并总结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盾构施工扰动的分析及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5年08期 1031-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方法研究

    毕玉峰,孙立军

    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中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单轴贯入试验数据来求解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强度参数.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沥青混合料破坏拐点的概念,给出了单轴贯入试验的试验条件和环境;同时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数据建立了求解混合料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公式.结果表明,单轴贯入试验可以有效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

    2005年08期 1036-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2 ] |[阅读次数:0 ]
  • 上海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凌建明,袁捷,西绍波,景逸鸣

    以上海机场道面管理为依托,基于机场道面评价体系,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建立了上海机场道面管理系统(SHAPMS).系统以项目级管理为核心,辅以网级管理的项目规划层次,通过信息管理、道面调查与性状评价、GIS、道面管理决策支持、网络数据管理五个子系统,实现机场道面日常巡视管理与应急维护,定期调查评价与养护计划,以及信息管理等功能,涵盖了机场道面调查与测试、分析与评价,以及维修对策选择与优化等各项管理内容.

    2005年08期 1041-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减缩剂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

    黄煜镔,吕伟民,徐建达,吴明

    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掺加减缩剂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减缩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收缩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减缩剂效果明显,显著降低基层材料的早期收缩量,同时对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影响不大;采取同时掺加减水剂和减缩剂的方法可进一步改善基层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缩剂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反射裂缝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2005年08期 1047-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综述

    张海军,杨晓光,张珏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控制方法依据控制范围、复杂程度可归纳为静态控制、单点动态控制、动态协调控制三类.国内在此领域内尚未展开大规模的研究,目前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本文对几种基本的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提出看法.

    2005年08期 1051-1055+1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
  • 多规格重质货物装载优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霍佳震,陈瑶

    介绍了C&P(切割与装箱)问题的基本模型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针对大批量多规格的货物装载(装船)的数学模型和求得满意解的混合遗传算法,设计并开发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化系统.所解决的钢铁产品船舶装载问题对同领域的其他装载优化问题有借鉴意义.

    2005年08期 1056-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起-迄点与产生-吸引点出行矩阵的转化

    邓立瀛,刘灿齐

    首先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中基于起点-迄点的OD(origindestination)分布矩阵与产生点-吸引点的PA(producingabsorbing)分布矩阵的概念以及区别;然后针对实际中经常将二者混淆的情况,分析了将OD矩阵转化为PA矩阵的方法,并特别针对运用流量反推OD技术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转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验证此方法的精度.

    2005年08期 1061-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交通流理论与服务水平

    熊烈强,李杰

    提出了新的交通流连续性假设,引入了车域和定常交通流的概念,重新定义了交通流的动量,调整了交通流与流体流的比拟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交通流的欧拉方程和考虑粘性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出了广义交通压力的定义.联立解连续性方程和考虑粘性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了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量纲一交通压力评价道路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广州至深圳及广州至佛山高速公路实测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2005年08期 1065-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酸性大红的Fe-Cu内电解法还原脱色及其机理

    周荣丰,刘剑平,高廷耀

    Fe-Cu内电解法使酸性大红还原脱色,其机理是化学还原(零价铁还原和氢加成还原)与电化学还原共同作用的结果,偶氮双键还原为氢化偶氮.在酸性条件下化学还原起主要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电化学还原起主要作用.循环伏安法显示了铜阴极对酸性大红电催化作用,中性及碱性时比在酸性时更易在铜阴极上还原;而铁炭法中在炭上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电化学还原作用.酸性大红的FeCu内电解法处理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Cr(化学需氧量)减少50%左右.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改善酸性大红废水的内电解处理效果.

    2005年08期 1069-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无回流间歇曝气系统中沉淀期间进水的效应

    王文标,罗固源,刘鸿霞

    对无回流间歇曝气系统在沉淀期间进水的可行性和进水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期间进水对上清液(即出水)未造成明显扰动,因而是可行的.而且,沉淀期间进水所产生的效应与生物选择器的作用类似,即有助于磷的释放,将污泥层中的NO-3—N还原,抑制丝状膨胀.

    2005年08期 1074-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iO2/SiO2气凝胶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光催化活性

    甘礼华,王小兰,郝志显,王玉栋

    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和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SiO2气凝胶,并对所得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TiO2/SiO2气凝胶对亚甲基蓝(MB)降解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SiO2气凝胶是一种轻质的连续多孔性块状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依据制备条件的不同,TiO2/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在300~400m2·g-1范围内,平均孔径为20~40nm,孔体积在1~2cm3·g-1之间;TiO2/SiO2气凝胶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光催化活性远高于粉末状的TiO2;钛硅的摩尔比n(TiO2)∶n(SiO2)=1∶6时制得的TiO2/SiO2气凝胶,经600℃焙烧热处理,在弱碱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光催化活性较高;TiO2/SiO2气凝胶对亚甲基蓝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8.706kJ·mol-1.

    2005年08期 1078-1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水合活化固硫装置脱硫效率试验研究

    白胜喜,丁玉兰,张国军,孙国星

    通过建立水合活化固硫试验装置,研究装置的工艺特性对装置脱硫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脱硫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水钙摩尔比、钙硫摩尔比、二氧化硫量、烟气入口温度和停留时间;在其他因子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装置的脱硫率分别随各单项因子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本文中探讨的水合活化固硫机理——反应发生在气、液、固三相之间,雾化水滴和吸收剂颗粒碰撞并在其表面形成液膜是固硫反应的前提.

    2005年08期 1083-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次性高速牙科手机创新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齐从谦,苏剑生,林建平,甘屹

    分析了使用一次性牙科手机对于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口腔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牙科手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一次性高速涡轮牙科手机的设计和制造方案,建立了高速牙科手机的关键部件——涡轮转子连轴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空气动力学计算和人体工程学分析;给出新型一次性高速牙科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005年08期 1088-1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发动机驱动制冷机组能量调节实验研究

    秦朝葵,刘毅,沈勇,任家龙

    利用改装的天然气发动机与活塞式冷水机组建立了实验台.采用发动机转速与压缩机卸缸相结合的能量调节方法,对其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实现了分段的连续能量调节.实验结果表明与电动冷水机组相比,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制冷机组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

    2005年08期 1092-1094+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轿车车身刚度优化方法研究

    高云凯,杨欣,金哲峰

    建立了国产某中级轿车车身刚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验证了其静态弯曲特性和扭转特性;结合结构分析软件,推导了板壳结构静态刚度修改灵敏度公式,进而进行了轿车车身扭转挠度关于各零件板厚度的灵敏度计算分析,为轿车车身刚度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2005年08期 1095-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变结构Petri网模型及其应用

    陈邦兴,吴芳美

    引入一种变结构有色Petri网模型及其相应的结构变化机制,阐述两种结构变化方式及其相应算法.一种是修正结构方法CBM(changebymodification),一种是添加子网方法CBC(changebycomposition).结合铁路车站信号联锁中的进路自动解锁建模,讨论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

    2005年08期 1098-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COM的分布式WebGIS架构与关键技术

    童小华,伍吉仓,李金标

    探讨了基于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的分布式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模型SHAPE2D来组织客户端空间数据,并对中间件的设计、空间数据的优化组织、多分辨率显示、空间数据存储和数据库模型与结构等进行研究,提出了WebGIS中空间数据的压缩方法、矢量与栅格传输的综合平衡策略.最后,应用SHAPE2D客户端数据结构以及网络综合平衡策略,基于系统的快速定制机制,建立了房屋土地分布式WebGIS应用系统.该系统验证了本文的各种理论与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005年08期 1102-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带新的非线性互补函数的广义非精确牛顿法

    濮定国,薛文娟,沈春根

    提出了新的弱正则伪光滑非线性互补(NCP)函数,该函数具有良好的性质.在这个新的NCP函数基础上,求解一个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都是光滑的最优化问题.构造半光滑方程组,用来求解非线性约束最优化问题的KKT点,然后用新提出的广义非精确牛顿法解这个半光滑方程组.该方法是可实现的,且具有全局收敛性.最后还证明了在较弱假设条件下,它具有局部超线性收敛性.

    2005年08期 1109-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最优投资决策问题的期望效益的数学表示

    朱经浩,朱丙坤

    利用ITO公式和级数展开建立了最优投资决策问题的期望效益的一个数学表示,并由此给出了Merton关于最优投资决策问题的一个重要结果的简化证明,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判断投资决策问题的最优停止时刻的充分条件.

    2005年08期 1114-1117+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张小松,胡志晖,叶霞飞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受益对象,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各受益主体的受益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札幌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和莲花路站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距离的关系.同时,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可达性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理论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的距离成反比关系;且车站离开市中心越远,对周边房价的直接影响范围就越大.

    2005年08期 1118-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8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项目投资分解体系研究

    罗芳艳,王广斌,张文娟

    对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面向工种工程的分解体系、面向结构和部位的分解体系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面向工种工程的分解体系不适合投资控制的观点,对工程项目投资分解的发展方向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2005年08期 112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中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博弈

    郑国辉

    通过构造政府管理机构和制造商之间关于由谁发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静态博弈模型,剖析了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因素召回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召回产品的数量、召回产品的维修费用以及召回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的长短,并指出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政府管理机构和制造商发起召回活动的差异性.认为政府部门应从监督、鼓励制造商和适度提高质量事故的赔偿标准两方面来提高制造商发起召回活动的积极性.

    2005年08期 1127-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权重测算

    王为人,屠梅曾

    将用水按性质划分为生活、农业、产业、生态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资源的区域权配置模型.为使该模型更具有操作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模型的关键因子——生活、农业、产业、生态四类不同性质用水的权重进行了测算.

    2005年08期 113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