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967

  • 博士生导师季学李教授简介

    2003年03期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博士生导师晏克非教授简介

    2003年03期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碳纤维加固低配箍混凝土梁板柱节点的抗震试验

    陆洲导,谢莉萍,洪涛

    简要介绍了五个用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低配箍梁板柱节点低周反复试验的情况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发现加固后的节点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并超过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因此碳纤维加固混凝土节点技术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

    2003年03期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7 ] |[阅读次数:0 ]
  • 桥梁健康监测中的损伤特征提取与异常诊断

    张启伟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结构异常诊断方法 .由正常结构实时监测动态响应形成状态判断的数据基 ,通过序列相似分析将未知状态结构的响应信号与正常结构数据基进行环境/运营条件归一化 ;然后根据动态参数模型残差分析提取结构损伤特征 ,进而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结构异常诊断和损伤定位 .与基于模态频率变化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损伤识别能力 ,并能较好地克服实测数据离散性和环境与运营条件影响带来的困难 .通过三跨连续梁的数值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3年03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采用二阶频率灵敏度的损伤识别和试验

    薛松涛,钱宇音,陈镕,王远功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结构频率容易测试并且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因此成为损伤识别中广泛应用的模态参数 .据此提出一种二阶频率灵敏度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结构损伤前后频率变化的损伤参数识别方法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对于层间剪切结构模型 ,可以测得结构的各阶频率 .对于多种工况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层间剪切结构 ,通过测量结构频率变化可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2003年03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预应力组合梁的力学性能

    薛伟辰,何池,王骅,李杰

    基于长短期荷载试验 ,对混凝土板和钢梁均施加预应力的新型预应力组合梁的破坏形态、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抗弯承载力、长短期变形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

    2003年03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高温下压型钢板-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试验

    蒋首超,李国强,李明菲

    对我国常用的一种类型的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在常温下的粘结应力 -滑移关系及高温下的粘结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给出了高温下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

    2003年03期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天线抖振响应的计算分析与风洞试验研究

    洪小健,黄鹏,王建平,顾明

    对置于某一超高层建筑顶部的钢质天线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 .首先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了天线的抖振响应 ,而后在风洞中对天线的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试验 ,最后还分析了天线的鞭稍效应 .计算和试验结果为天线结构的分析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2003年03期 27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钢筋混凝土曲线箱梁非线性分析的有限段元法

    段海娟,张其林

    建立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曲线箱形梁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模型 .为处理材料非线性横截面采用了有限分割法 ,沿跨长方向采用高斯积分法 .由亚弹性正交各向异性理论 ,建立了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采用了Darwin和Pec knold的非线性应力 -应变表达式 ,将三维弹塑性问题分解为一维问题的组合求解 .使得计算量大大减少 ,节约计算容量 .算例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能反映钢筋混凝土箱形梁在单调加载条件下从弹性、非弹性直至极限荷载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和挠度的情况

    2003年03期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土性指标的自相关特征参数及其确定原则

    李镜培,舒翔,丁士君

    根据随机场理论 ,讨论了土性指标的自相关性及其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 .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为例 ,探讨了土性指标相关距离计算方法的适用性与计算结果的确定原则 .以实际工程的勘察测试资料为依据 ,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距离的计算 ,并获得了相关距离的地区性代表值

    2003年03期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轨道高低不平顺的预测方法

    许玉德,李海峰,周宇

    轨道变形是有碴轨道结构无法避免的 .通过轨道不平顺的描述 ,预测轨道不平顺的变化规律是近代轨道力学的基本课题 ,也是制定养护维修计划的关键 .据此在介绍轨道不平顺的分类和分析国外有关轨道高低不平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利用特性矩阵描述轨道变形并进行预测的方法 .这一方法利用动态实测数据 ,全面反映不平顺的影响因素 ,适合于不同的线路条件

    2003年03期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固体界面间接触导热的分形模型

    赵兰萍,徐烈

    在表面分形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Mandelbrot-Tian(M -T)分形网络模型和经典接触导热理论 ,建立了包含接触点基体热阻和收缩热阻在内的接触导热分形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被传统模型所忽略的基体热阻在总热阻中所占的比例 ,对以往接触热导与载荷实验关联式中的幂指数范围 (0 .5 6~ 1.0 0 )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最后结合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2003年03期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排水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研究

    严军,叶奋,王小生,黄彭

    排水面层沥青混合料为骨架空隙结构 ,它对组成材料具有更严格的要求 ,其组成设计与普通沥青混凝土也有差别 .结合国内外排水沥青面层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根据排水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特点和排水沥青面层的路用性能 ,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排水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方法 .

    2003年03期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曹台变质岩潜山油气的运移与成藏特征

    傅强,周祖翼,刘永斗

    基岩潜山油藏具有油气成藏的两种特征 ,即外来的油源和裂缝性储集空间 .辽河油田曹台潜山油藏的形成与烃源岩的演化和潜山圈闭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的运移密切相关 .在岩心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薄片观察裂缝充填的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分析 ,结合基岩潜山圈闭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探讨了辽河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的成藏特征 .研究表明 ,潜山西侧凹陷烃源岩于沙二期 (Es2 )成熟供烃 ;潜山圈闭在沙三期末 (Es3 )定型 ,在东营早期 (Ed)成藏 ;边界断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油气以垂向运移 ,侧向注入的形式运移至潜山圈闭中 ;基岩中发育的裂缝系统为油气的储集空间 ;形成了烃源岩生烃、储集、运移和圈闭演化相互匹配良好的成藏模式 .

    2003年03期 30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型数据的共反射面元叠加初步实践

    杨锴,徐蔚亚,王华忠

    共反射面元 (commonreflectionsurface ,CRS)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 .共反射面元的旅行时响应由三个波场属性参数确定 ,相比常规共中心点 (commonmiddlepoin ,CMP)叠加和倾角时差校正 (dipmoveout,DMO)叠加 ,CRS叠加算子能够将地下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的能量进行聚焦并实现同相叠加 ,因此能得到更好的零炮检距剖面 .通过在模型数据上的试算证实了这一观点

    2003年03期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预处理对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王德杰,范代读,李从先

    粒度分析的方法很多 ,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激光粒度分析法 ,都需要对样品做预处理 .不同的预处理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不同 .取自东海农场泥质潮滩的 4 1个样品 ,经稍做振荡分散、加少量双氧水与盐酸和加大量双氧水与盐酸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预处理后 ,平均粒径减小 ;中值粒径减小 ;标准偏差增大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分选等级 ;粒级含量变化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命名 .这些变化一方面是沉积物中颗粒有机质和贝壳、生物碎屑类碳酸盐被双氧水和盐酸除去所致 ,另一方面可能因潮滩沉积物中絮凝颗粒被破坏而造成

    2003年03期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

    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极其兴盛 .与之相应 ,山西的传统戏场建筑数量多 ,价值高 .其中对于山西戏场建筑的衍变而言 ,明代 (12~ 15世纪 )是一个摸索和探索的时期 .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 ,观演关系的发展 ,多发生在明代 .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西明代戏台在中国戏场建筑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 ,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介绍了形态各异的山西明代戏台 ,剖析了其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

    2003年03期 319-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磁悬浮列车在隧道内影响活塞风速的因素

    顾红生,赵毅山

    从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 ,推导了按非恒定流计算活塞风速的理论公式 .通过理论计算和结果分析 ,对磁悬浮列车在进入隧道后 ,影响活塞风速度的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2003年03期 32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35kV双回馈电系统正常运行数字实时仿真

    李慕君,冯志彪

    应用多模块耦合算法 ,建立了 35kV双回馈电系统正常运行数字仿真的多模块数学模型 ,并在已知同步发电机与综合负载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适合于该电力传输系统数字实时仿真的多模块耦合模型 ,在高性能的PC机系统上以 10 0 μs的仿真步长实现了其相应的数字实时仿真 .系统实时运行的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模型和选用的数字积分方法是正确的 ,能够满足实时仿真系统的要求 .

    2003年03期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数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H控制

    胡刚,孙继涛

    研究了一类具参数不确定性广义系统的鲁棒H∞ 控制问题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 ,给出了控制输入为零时不确定广义系统具H∞ 范数界的稳定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鲁棒H∞ 状态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 ,该方法使不确定广义系统对所有容许的不确定参数 ,相应的闭环系统是正则、无脉冲且稳定的 ,并具H∞ 范数界 .数值例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03年03期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两类斗轮堆取料机挖掘切割边长计算方法

    周奇才,何群,邵新建

    通过对门架式斗轮堆取料机和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斗轮运动规律的分析 ,推导出两类斗轮堆取料机斗轮挖掘切割边长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得出两类斗轮切割边长具有明显差别的结论 ,从而为两类斗轮挖掘阻力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修正了两类斗轮挖掘阻力均按照门架式斗轮堆取料机斗轮运动规律进行计算的方法 .所得出的结论对确定两类斗轮机斗轮铲斗深宽比例及斗轮机大车前进距离与斗轮运动速度之间比例关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003年03期 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车用涡旋增压器型线参数的优化计算

    孟铭,倪计民

    涡旋型线参数对车用涡旋增压器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 .在分析涡旋型线参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首先对显著影响车用涡旋增压器机械负荷、容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建立了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 ;然后考虑各参数对涡旋体工艺性和造型的影响 ,进一步建立了优化计算的约束条件 ,最终通过复合形法对涡旋型线参数进行了优化 .为增压器与发动机的优化匹配提供参考

    2003年03期 3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三大件转向架用关键橡胶元件的有限元分析

    王冬,陆正刚,胡用生

    介绍了交叉支撑三大件转向架用关键橡胶元件的结构以及对车辆运行的重要性 .先对橡胶这种非线性高弹性材料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然后使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交叉支撑三大件转向架上的轴向橡胶垫及弹性旁承体进行分析 ,可以直接计算出通过试验手段无法得出的橡胶内部应力 ,显示分析对象的应力、位移云图 .根据Marc计算结果可以间接得出元件的等效刚度 .最后将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2003年03期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PN(C)中去掉非退化超平面系的一个正规定则

    陈志华,刘远成

    判定一族函数是否是正规族一直是复分析理论中比较热门的一个活题 .基于涂振汉的一个改良的正规性准则 ,并且运用值分布理论中的一个双曲性判定 ,得到了复投射空间中去掉非退化超平面系的一个正规性定则 ,同时得到了一些相应的推论

    2003年03期 35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奇数个强分支的S2NS极小禁用子图的构造

    管艮华

    强符号非异有向图 (简称S2 NS有向图 )的极小禁用子图 (简称MFC)的判定和构造等问题是众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 .迄今为止的所有已知的MFC都恰好含有偶数个强连通分支 .在文献《对强符号非奇性矩阵的有向图和禁用图的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 ,是否MFC必定含有偶数个强分支 .为此通过对一个具有特殊结构的图进行变化得到一个恰含奇数个强分支的MFC ,再以这个新的MFC为基础构造了无穷多的含奇数个强分支的MFC ,从而解决了所提出的这个问题

    2003年03期 35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氮化铝埋层上硅结构的应力特性

    门传玲,徐政,安正华,林成鲁

    为减轻传统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的自加热效应 ,首次利用智能剥离技术 (smart cutprocess)成功制备了SOAN(silicon on aluminum nitride)结构 ,即以氮化铝 (AlN)薄膜为埋层的SOI结构 .采用离子束增强技术(IBED)在 10 .16cm(4in)硅片上合成了AIN薄膜 .剖面透射电镜照片证实了此SOAN结构 .高分辨的X射线衍射技术被用来研究此结构的剩余晶格应力 ,实验结果表明刚得到的SOAN结构在 110 0℃下退火 1h后顶层硅中的剩余晶格应力从张应力变成压应力

    2003年03期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铁电共聚物薄膜微畴的直接观测

    朱国栋,徐敬,李杰

    采用原子力显然镜的力调制技术 ,首次成功获得了偏二氟与三氟乙烯铁电共聚物 (P(VDF/TrFE) )薄膜样品高弹性畴和低弹性畴的图像 ,发现高、低弹性畴难以用表面形貌测定来加以区分 .推测高弹性畴对应于P(VDF/TrFE)的晶畴 .借助Sneddon理论 ,由在高、低弹性畴区测得的力曲线估算出两弹性畴杨氏模量的比值

    2003年03期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碎石沥青玛蹄脂路面的声振特性实验初探

    杨玉明,王佐民,葛剑敏,周海生

    为研究碎石沥青玛蹄脂 (SMA)路面的吸声和降振特性 ,分别测试SMA路面和一般沥青路面等多种试件的吸声系数和路面 /轮胎系统的振动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和普通沥青路面试件相比 ,SMA路面试样不但在吸声降噪性能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优势 ,而且在改善轮胎 /路面系统的振动性能方面也有较显著的优势 .分析表明SMA路面具有较好的降低交通噪声的能力

    2003年03期 370-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大小的Co和Ni团簇性质的理论计算

    徐万宏,郑浩平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 ,对不同大小的三个Ni和三个Co团簇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全电子、全势场计算 ,得到了团簇的电子结构 .计算结果显示 ,钴、镍团簇的金属性和铁磁性不随团簇大小改变 .由于电荷转移现象 ,钴、镍团簇的最外层原子表现出正离子性 ,且各层原子的自旋磁矩从最外层到里层呈现大小交替变化现象 .团簇单原子平均磁矩随团簇大小的变化与实验结果符合

    2003年03期 374-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博士生导师何品晶教授简介

    2003年03期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博士生导师刘国彬教授简介

    2003年03期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