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旦光,楼梦麟,范立础
为考虑强震下土层反应的非线性及地震波的空间变化特性 ,基于直接迭代法和逐步积分法提出多点输入非线性分析的一种增量迭代格式 ,从而建立土层多点输入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 .同时 ,为降低多点输入非线性分析迭代过程中刚度矩阵的求逆次数 ,对原迭代方法作进一步推导 ,提出采用试管因子的试算迭代法 ,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基础上 ,有效地减少计算时间 .编制了可进行一致输入、多点输入的非线性和等价线性化分析的有限元程序 .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重大结构有进行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的必要
2002年12期 1411-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黄鹏,顾明
采用高频动态天平技术和气动弹性模型技术对两个形状相同的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的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 .两种实验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最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和推广 ,给出了顺风向动力干扰因子的等值线图 ,可供规范参考
2002年12期 1417-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周晅毅,顾明
以两个大跨度屋盖结构为例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说明大跨度屋盖表面风压的复杂性 .初步分析了风速变化对大跨度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
2002年12期 1423-1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马宏旺,吕西林
近十年 ,特别是美国 (1994年 ,Northridge)和日本 (1995年 ,阪神 )发生强烈地震后 ,暴露出现行抗震设计思想的不足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被国际上广泛研究 ,并且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针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阐述 .目的是明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主要思想、研究内容以及与现行抗震设计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2002年12期 1429-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7 ] |[阅读次数:0 ] - 彭天波,胡世德,李建中
介绍了在拟动力试验中两种位移控制模式下 ,下冲误差产生的机理 .以中央差分法为例研究了下冲误差在拟动力试验过程中的传播特性 ,并通过理论推导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2002年12期 1435-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敏,肖珂,熊巨华
基于范例的推理 (CBR)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推理技术 ,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推理求解能力 .利用Vi sualBasic和Access,通过应用数据库来表示和搜索匹配范例 ,对开发基于范例推理的桩基设计辅助系统进行了初步尝试
2002年12期 1439-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必峰,马人乐,张蓓
箱状组合压型钢板是压型板发展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 .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 ,介绍了它的现场载荷实验情况 ,描述了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过程 .结合实验数据比较了 3种模型 ,分析了两种因素对构件性质的影响 ,并通过实验数据对不同厚度的 3种构件的性质做了对比
2002年12期 1445-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伟辰
介绍了一种新型建筑装饰与承重材料———玻璃砖的基本性质与发展历史 .基于 70余个模型试验 ,对玻璃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平面内和平面外弯曲抗拉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2002年12期 1449-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兰,宋建,吕炳全
广富林遗址的重新发掘 ,取得了新的成果 .首次在良渚文化遗存之上发现了来自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文化遗存 ,为环太湖地区的文化变迁等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系统采集了遗址生土层和各文化层的样品 ,作了孢粉分析研究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 ,划分了 4个孢粉组合带 ,并对广富林先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农耕等发展作了探讨
2002年12期 1454-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如增,徐礼新,廖宗廷
对新疆阿尔泰地区产出的天然黑色电气石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与微粉粒径几何尺寸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对天然黑色电气石的强红外辐射特性从晶格振动、晶体缺陷和杂质引起的局域振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电气石复杂的晶体结构与丰富的类质同象替代等原因引起的晶格缺陷 ,是影响黑色电气石具强红外辐射的主要原因 .对新疆电气石微粉不同粒径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平均粒径在 4.85μm的粉料 ,在 8~ 2 5 μm波长的红外法向比辐射率达最高值 0 .93 ,高于一般红外陶瓷粉料 .研究认为 ,天然黑色电气石微粉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强红外辐射材料 .
2002年12期 1458-1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杨辉,王永涛,姚政道,吕金海
对 14条近 40 0 0km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进行了一维及二维连续介质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及地面地质资料解释确定了侏罗系、上三叠统底界面海拔高度图以及前泥盆系顶界面海拔高度图 ,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以及地质资料对羌塘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以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2002年12期 1462-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涛,郝培文
一般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开裂性能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看其在低温下的变形能力 ;另一方面看其在低温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断裂拉力的大小 .但以往多以其变形能力这一单一指标来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开裂能力是不全面的 .为此从如何综合反应沥青混合料断裂时的应力、应变大小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开裂性能的压缩应变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并对两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冻断试验和压缩应变能试验 ,比较了它们的试验结果 .
2002年12期 1468-1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7 ] |[阅读次数:0 ] - 胡小弟,孙立军
在非均布轮载力作用下 ,当路面结构的力学计算参数变化时 ,其力学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 .为此利用三维有限元的分析工具 ,分析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回弹模量、沥青混合料回弹模量和泊松比变化时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 .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半刚性基层模量的提高 ,面层所承受的最大剪应力增大 ;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模量降低时 ,其所承受的最大剪应力也相应增加
2002年12期 1472-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君,吴芳美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离散和连续相结合的混合动态系统 ,具有动态、并发及同步等特征 ,混合Petri网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道路交通网的静态属性及动态行为 .为此给出了混合Petri网建模实例 ,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运行分析 ,最后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系统的仿真策略与仿真流程图
2002年12期 147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广山,吴芳美
介绍了铁路区间信号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研制背景 ,讨论了测试用基础数据的特征和客户机 /服务器型数据库框架结构 ,提出了区间测试专用的静态数据库设计策略 ;同时 ,论述了专用数据库技术 (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的一般性质特征 ,并结合具体测试系统的要求 ,说明了用于铁路区间信号测试系统使用的数据的生成与处理方式
2002年12期 1483-1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菊文,徐连军,韦鹤平
污水海洋处置稀释扩散河工模型试验装置的建立包括模型试验理论基础、试验装置设计与制作、潮汐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试验装置率定等 .建立后的模型试验装置应用于上海市白龙港第二污水排放口系统近区稀释扩散模型试验 ,对汇集污水量为 170万m3·d- 1 ,扩散器长度为 2 0 0m ,直径为 42 0 0mm ,6根上升管的直径为 14 0 0mm ,按模型比尺缩小 ,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稀释度试验 ,试验过程反映污水随长江口涨落潮流向上游或下游稀释扩散 ,同时在不同的潮型下 ,稀释 5 0倍、10 0倍等稀释度所包络的水域面积也不同 .试验结果表明 :模型设计正确 ,试验装置合理 ,潮汐控制先进 ,数据采集可靠 ,模型率定关键 .此装置的开发对研究污水海洋处置稀释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2002年12期 1487-1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毅山,韦鹤平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介绍了排海工程中扩散器水力计算的新方法 .通过控制扩散器三通及喷头局部阻力系数 ,使各上升管出流量不均匀分配 ;根据伯努利能量方程组建立数学模型 ,用数学模型来计算扩散器上升管出流量和水头损失 ,并通过扩散器水力模型试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实测值非常吻合
2002年12期 1492-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国求,陈成澍,严彪,唐人剑
基于对 3 16L不锈钢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低周疲劳微结构的研究结果 ,测量了位错自由运动间距 ,分析了位错自由运动间距的分布规律 ,给出了位错自由运动间距统计平均值与宏观等效饱和应力幅值之间的关系 ,以位错自由运动间距统计平均值给出了应变路径非比例度的定义 .在单轴循环应力 -应变关系式中引入新的非比例度的定义可以较好地描述多轴非比例循环应力 -应变行为
2002年12期 1498-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沈钢,曹志礼,赵惠祥
分析了具有交叉支撑的三大件转向架的 4种平面形位偏差对转向架在直线上的运行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这 4种偏差对转向架轮对偏磨、横向作用力、轮对横向偏移量的关系 ,分析了这 4种偏差与转向架对角线偏差和轴距偏差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转向架正位检测的主要对象和必要性
2002年12期 1503-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贾伟新,齐从谦
出产品结构变型主要有纵向布局结构变化和横向布局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 .在装配模型层次化的基础上 ,将顶层基本骨架作为自顶向下设计建模时传递信息的纽带 ,以Pro/ENGINEER为技术平台 ,提出适应快速变型设计要求的装配模型的建模方法 ,从而实现产品的变型设计和系列化设计
2002年12期 1508-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耀钧
以垂向油压减振器的三向激振耐久模拟试验为例 ,提出了以模拟减振器工作状态、环境组织耐久试验的思维与方法 ;并从其实施效果出发 ,构思完整意义上的耐久模拟试验 ,以解决技术创新与运行安全之间的矛盾
2002年12期 1512-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洪文,汪振华,叶家琛,陈志杰
提出一种基于RSA的数字表决方案 .其特点是 :由密钥中心制造投票过程的各种私钥和公钥 ,分别分配给投票人、投票主持人 ,或交公证机构保管 ;投票不可伪造 ;投票不可抵赖 ;投票人的态度保密 .因此此方案特别适用于一个组织的最终决策过程
2002年12期 1516-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立健,赵瑞莲
提出了一个基于重复播种的新颖的BIST(build -inself-test)方案 .它使用侦测随机向量难测故障的测试向量作为种子 ,并利用种子产生过程中剩余的随意位进行存储压缩 .通过最小化种子的测试序列以减少测试施加时间 .实验表明 ,本方案需要外加硬件少 ,测试施加时间较短 ,而故障覆盖率高 ,近似等于所依赖的ATPG工具的故障覆盖率
2002年12期 1519-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小勇,冯志彪
通过研究目前在PC机上实现实时系统的一些主要方案 ,探讨了在PC机上进行实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可行性 .同时 ,作者通过对MicrosoftWindowsNT操作系统内核进行探索 ,提出了在该操作系统下进行实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一个可行性方案 ,此实现方案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在MicrosoftWindowsNT操作系统内核模式中开发一个实时驱动模块用于调度操作系统内核以及实时用户任务 .所编写的软件模块的运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
2002年12期 1524-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云战,高文玲
根据软件可靠性理论 ,论述了软件测试和软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即根据给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时间来计算软件的可靠性 .首先分析了随机测试和软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软件可靠性的性质 ,研究了软件代码覆盖测试方法和软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2002年12期 1529-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叶振飞,陈伟忠,杨凌,曲宏
金融危机具有混沌特征 .在此基础上 ,利用Duffing -Holmes方程讨论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内在机理 ,并且针对金融危机的混沌特征 ,提出了进行混沌控制的方法 .最后 ,结合亚洲金融危机的实际 ,讨论了控制金融危机的对策
2002年12期 1532-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12期 1537-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