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04期 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4期 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其林,张莉,罗晓群,陈英时
对预应力索屋盖结构的形状确定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一典型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建立了确定预应力索屋盖结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的理论、方法和方程、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2000年04期 379-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蒋欢军,吕西林
用两种方法推导了耗能剪力墙的地震耗能计算公式,结合时程分析对一耗能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耗能计算.基于最大反应的首次超越和塑性累积损伤的双重破坏准则进行耗能装置设计参数的优化分析,提供了一个优化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要使耗能墙的抗震控制效果达到最佳,耗能装置的刚度和强度应适中.
2000年04期 38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周强,吕西林
提出了用准有限区域法来分析平面钢框架弹塑性大变形.根据采用内力形式描述的截面屈服面方程,首先推导了截面的一致切线弹塑性刚度矩阵,然后沿杆长积分得到梁柱单元的刚度矩阵.由于屈服面方程大都存在奇异点,提出加权法以获得奇异点处的截面刚度矩阵.采用协同旋转法处理大变形,采用Simo提出的算法使截面的内力组合保持在屈服面上.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说明准有限区域法的有效性.
2000年04期 38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陈清军,陈以一,胡再龙,李彤
基于线性结构系统的叠加原理,将游乐惯性车对楼层结构的动力作用采用一系列的冲击荷载来模拟,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下球标高86.3m楼层结构承重体系的三维分析模型,采用振型分析法对在游乐惯性车作用下该楼层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其结果为楼层结构的防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年04期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明,陆洲导
通过对三面围覆玻璃钢进行加固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试验,得出了外围覆玻璃钢能提高梁的抗弯能力,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为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这种新材料作了有益的探索.
2000年04期 39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栋,项海帆
建立了可以对体外预应力结构进行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影响结构力学性能的各种主要变化因素,并着重分析了节段施工、节段间有接缝的体外预应力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同时指出了接缝处的刚性转动是影响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2000年04期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0 ] - 陈铁冰,王书庆,石志源
应用响应面法,考虑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效应以及材料、几何尺寸、外部荷载等的随机性,分析了斜拉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可靠度.研究表明响应面法是求解斜拉桥可靠度的有效方法,不计入几何非线性,结构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因而,在斜拉桥的可靠度分析中有必要计入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2000年04期 407-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马海龙,杨敏,洪毓康
以明德林公式应力解及浅基础中的变形分层总和法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桩-台-土共同作用方程,经计算验证,此方法适用于群桩的分析.
2000年04期 413-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继业,许志鸿,任惠清
根据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组成和特点,结合试验路的大量数据分析,逐步形成并提出了适用于南方高温、潮湿地区的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法.
2000年04期 418-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继红,张雄
根据混凝土火灾损伤特点,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方法相结合,表里兼顾地检测分析混凝土受火温度、强度损失率和损伤深度.现场检测案例表明:红外热像-电化学综合法检测构筑物混凝土火灾损伤可获得比较翔实的混凝土火灾损伤资料,为构筑物修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2000年04期 42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施一民,张文卿,施宝湘
讨论了用GPS测量确定点位正常高的理论和方法.基于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倾斜,提出先作出E3椭球面使其与似大地水准面在基准点处相交,再以调整定向后的区域性椭球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以消除高程异常中的系统性偏差;尔后再作二次曲面拟合.实测的宁波市GPS控制网的数据表明,提出的这种方法与通常采用的二次曲面拟合解法相比,正常高的求解精度与可靠性有显著的提高.
2000年04期 426-429+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冯奇,张相庭
带基础隔振器结构的Stick-slip运动研究是一个很年轻的课题.有关文献指出:带可滑动基础的结构存在Stick-slip运动的可能,它将导致结构失稳以及由此引起疲劳破坏,因此该类结构的Stick-slip运动研究是有价值的.据此,调查了在地震作用下带滑动基础或基础隔振器结构,并建立其Stick-slip运动的离散动力学模型,指出了系统的复杂的非线性特性.
2000年04期 430-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乔继彤,张若京,姚飞,蒋阗
推导了水力压裂中压裂液的二维温度场方程,考虑了压裂液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耗散以及压裂液与岩石之间的热交换,这个方程与水力压裂三维裂缝模型中描述裂缝宽度与裂缝面上压力关系的积分方程以及压裂液流动方程是耦合的.裂缝延伸判据采用应力强度因子法则.研究了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温度分布规律.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温度分布.
2000年04期 434-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林靖,陈辉堂,王月娟,蒋平
区别于图像的简单几何特征,利用图像的全局特征描述子──图像矩特征作为图像特征信息,推导了矩特征变化量与相对位姿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矩阵,即图像雅可比矩阵.针对平面视觉伺服控制,利用了所推导的基于矩特征的图像雅可比矩阵,在不需要知道目标的成像高度、摄像机焦距及不需要精确标定的摄像机外部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最后给出了仿真与实验例子,表明了矩特征的有效性.
2000年04期 438-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孟传伟,陈辉堂,王月娟
考虑了仅有关节位置测量的机器人控制问题,首先设计滑模观测器估计速度信号,然后基于Backstepping 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综合方法,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的鲁棒控制方案,可保证跟踪误差的一致最终有界.最后对所提出的鲁棒控制方案与常用的PID(比例积分微分)+前馈补偿控制方案作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鲁棒控制方案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
2000年04期 44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樊留群,朱志浩,陈炳森
分析了数控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和减小加工误差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提高运动控制算法,从而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提出了插补前进行加减速,在对传统控制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给出了改进的方法.
2000年04期 448-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刘钊,詹永红,黄宗益,李兴华
建立了变速箱档位分析和转速、扭矩分析的通用数学模型.通过对空档独立构件角速度的坐标变换,给出了任意变速箱分析模型的统一描述方法,结合所提出的档位可实现判断条件,实现了变速箱分析程序的通用化.被分析的变速箱可以是定轴轮系、行星轮系或它们的组合,并可包含任意换档离合器、制动器、自由轮等接合元件.
2000年04期 45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旭,陈沛霖
根据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定义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熵产单元数,并给出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熵产单元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换热器结构参数与最小熵产单元数间的关系,指出了提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热力学完善度的基本方向.
2000年04期 45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陈承东
如果 p,q是两个互素的整数,证明了|GL(n,pq)|=|GL(n,p)GL(n,q)|;当 n=1, |GL(1,a) =(a).因此这是Euler函数(pq)=(p)(q)的推广.
2000年04期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义虎
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一个从曲面出发的大范围调和映照的存在性定理.
2000年04期 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华,李委,周志勇
回形刚性板式转换层能实现高层建筑上、下相邻层不同轴线及结构布置的转换.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厚度的确定,而板式转换层刚度要求是决定板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结合背景工程──南京娄子巷高层公寓四期工程,对刚性板式转换层结构的刚度要求问题,展开一些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
2000年04期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希圣,郑宜枫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高含水量的粘土隧道冻结的地表变形及深部地层的位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隧道冻结位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及其分布特点.
2000年04期 472-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梅,王卫安
提出了用间接平差方法对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几何条件纠正的思路,用豪斯霍尔德变换解算误差方程式,最后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有关结论.
2000年04期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卫明
在分析补偿滑轮组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选择了正多面体法,编制计算程序,寻求最优解,并将所得结果成功地应用于抓斗卸船机.实例说明此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单臂架起重机的实际设计中去.
2000年04期 48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斌鑫
针对摩托车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应用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来描述气相场,并在欧拉坐标系中用非交错网格的 SIMPLE算法求解;液相场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用四阶 Runge- Kutta算法求解,气-液两相的耦合采用 PSIC法;最后对节气门全开、半开及经济工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流场变化规律。
2000年04期 484-487+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晓宇,汪世龙,倪亚明,朱小平
利用激光光解技术对废水中苯酚的降解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苯酚中性水溶液在248nm激光的作用下,苯酚分子立即发生电离,生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再脱氢生成较稳定的中性自由基,并对苯酚在酸、碱、二氯化锰淬灭剂、氧化剂作用下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并测定了有关动力学数值.
2000年04期 48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永盛,刘万兴
提出具有竖向荷载作用的锚杆静压桩桩周土体的简化受力模型,推导并给出了锚杆静压桩沉桩时产生的塑性区半径的实用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探讨了沉桩挤土规律.
2000年04期 492-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罗永峰,邓长根,李国强,邱育海
根据望远镜主动反射面的变形及运动要求,提出了反射面支撑结构体系设计方案,通过对承载能力及正常工作状态的详细设计计算,说明了该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构造及经济合理性,并分别给出了采用钢结构体 系及铝合金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变形特点、耐久性及经济指标.
2000年04期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黄卫东,吕伟民
采用流变学理论将沥青与混合料的粘性部分与弹性部分分开,研究了沥青与混合料的流变关系、混合料流变系数与永久变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数学上导出了Burgers模型四参数与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之间的关系.
2000年04期 5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4期 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