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863

  • 圆形平面轴对称索穹顶结构成形后的刚度计算

    沈祖炎,唐建民

    根据文献1 滑移索单元迭代计算的基本思想,针对脊索呈辐射状分布的轴对称索穹顶结构,提出了成形后的刚度计算方法.利用 Lagrangian 坐标描述法建立了受压桅杆及拉索的大位移切线刚度矩阵,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索穹顶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平衡方程,给出了滑移索单元计算的基本公式、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可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1999年03期 25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用测力天平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的动态风载

    顾明,王凤元,张锋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外形的超高层建筑的动态风载.实验采用多种不同外形的刚性模型,通过高频测力天平技术研究了建筑物长细比、截面形状、截面长宽比及湍流强度和风向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用于修订有关规范时参考

    1999年03期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断裂韧性的细观力学研究

    贺鹏飞,钱怡,常红

    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层间裂纹的扩展不遵守自相似规律,而是受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间界面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裂纹面上形成“锯齿”状基体材料块.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应用断裂力学的方法,着重研究了这些“锯齿”状材料块对裂纹扩展的屏蔽作用

    1999年03期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视塔采用摆式水箱减振器的振动控制设计

    高险峰,马人乐,何敏娟

    摆式水箱减振器是一种新型、经济、实用的控制器,通过理论研究及电算程序分析了这种控制器的控制机理,得到了其最优控制参数,同时用模型试验验证了控制效果

    1999年03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斜拉网壳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

    周岱,沈祖炎

    斜拉网壳结构是新型结构类型,可实现用较小构件截面尺寸跨越更大空间的要求.据此推导了空间杆单元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简述了斜拉索非线性问题,给出了地震作用下斜拉网壳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策略;数值分析了该类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问题,并与网壳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1999年03期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用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断裂行为

    王冬梅,方如华,计宏伟,秦玉文

    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相关迭代算法中的初值估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利用“实时相减”和“精密调节”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得零初值,从而有效地解决了 Newton - Raphson 迭代算法中的初值估计问题,提高了迭代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并首次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用于改性高聚物的断裂行为研究

    1999年03期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变截面高层框筒结构内力和位移简化计算方法

    丁勇,黄本才

    利用框筒结构等效连续化和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推导了变截面高层框筒结构的应力调整函数 S( z) ,并联合运用等效筒体中的应力分量表达式,获得了典型水平荷载下的侧向位移,同时按通常的方法,亦可以方便地求得梁柱中的内力.给出的变截面高层框筒的实例说明了这一方法与空间有限元方法结果比较吻合

    1999年03期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TMD控制优化设计

    李春祥,刘艳霞

    对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调谐质量阻尼器( T M D) 控制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 T M D 系统对高层结构振型控制的机理;利用数值迭代给出了 T M D 最优参数设计表格,并分析了振型参与系数的影响,为 T M D 设计提供了依据;给出了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 Y M D 控制优化设计步骤;最后给出了高层结构 T M D 地震反应控制仿真分析以说明这一方法的应用

    1999年03期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嵌岩桩高桩承台的桩顶内力分布研究

    刘云云,陈竹昌,刘利民,屠克嘉

    基于竖向力和弯矩荷载下7 组模型试验的电阻片量测资料,分析了嵌岩桩基的实测桩顶内力分布规律同外荷载与桩位之间分布的关系,指出实测桩顶内力与常规m 法分析的偏差同外荷载与桩位之间的分布有关.弹性承台假定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1999年03期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板-土三维等厚接触单元模型及其应用

    高文华,杨林德,叶为民

    推导了板- 土三维等厚接触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提出了不同开挖深度下厚度的确定方法,并以上海某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分析了不同厚度的等厚单元对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与开挖深度相适应的等厚单元所获得的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1999年03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地铁一号线新闸路地铁车站沉降实测研究

    季明,李桂花,王卫东

    介绍了上海地铁一号线新闸路地铁车站科研测试方案,分析了测试结果,对复合基础有关沉降的工程行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1999年03期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动态交通状态微观仿真技术初探

    邹智军,杨东援

    阐述了动态交通仿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同时,作为该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开发了单点十字交叉口动态交通仿真软件

    1999年03期 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二灰碎石组成配合比设计

    姜爱锋,任惠清

    以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基础,把二灰碎石看成3 个结构层次的复合材料,要求每一个结构层次的配合比都使其性能达到最佳,并将这样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成功地用于远东大道道路工程的实践中

    1999年03期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广义Logit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王正,刘安,郑萍

    针对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基于对交通方式个体选择行为的微观经济解释,利用随机效用理论,通过方式效用相关描述参数的引入,建立了广义 Logit 方式划分预测模型.最后,用该模型拟合桂林市现状居民出行方式特征

    1999年03期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0 ]
  • 深基坑事故隐患的灰色预测

    潘国荣,王穗辉

    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入手,针对已发生的时间序列的一组观测数据,直接建立用于对系统未来隐患进行预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

    1999年03期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抗磨液压油抗磨性能分析与模糊评价研究

    陈祝林,严继东,浦海英,李斌

    通过对高压叶片泵和柱塞泵摩擦副磨损元件的磨损机理、摩擦副形貌、颜色、失重等诸方面的测试和分析研究,提出了抗磨液压油台架试验中磨擦副磨损的多评价目标的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对摩擦副磨损的模糊评价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模型,并从评价目标的加权、评价分级、隶属度大小的确定等方面对不同试验油品进行了综合评价.这对促进我国抗磨液压油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1999年03期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度测量回转运动误差的新方法

    万德安,刘海江

    提出一种高精度测量回转运动误差的新方法,即利用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相位关系、差分、傅里叶级数展开及运算,消除安装偏心及工作形状误差影响,从而达到精确测量回转运动误差的目的

    1999年03期 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泵的联合控制系统研究

    郭晓方,李伟哲,黄宗益

    介绍现代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和油泵联合控制方案,该方案综合了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油泵控制( 转速感应控制) 、自动怠速控制、液压油防过热控制等功能.同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组成和系统功能等,并侧重论述了挖掘机各工况控制的机理,为今后该方向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999年03期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的模糊聚类研究

    郑小松,刘谋政

    数字图像的边缘检测实际上是一个聚类的问题,这些边缘由许多线段、曲线或平面和曲面所构成,组成了不同的类属和分割的区域,可以用在机器人视觉的模型识别、军事目标识别等领域.模糊聚类法( 包括模糊均值聚类法和模糊球壳聚类法) 具有不必事先对数据中的边界特征信息了解太清楚的优点,为此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999年03期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复杂系统开发及递阶控制体系实例研究

    汪镭,萧蕴诗,吴启迪

    在对一类典型的复杂系统———大型订单驱动型离散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该生产经营类型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 I M S) 总体结构,同时根据开发方和用户方的具体特点,讨论了如何应用复杂系统开发方法进行此类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且设计了其递阶控制结构.该方法在“上海锅炉厂 C I M S 可行性论证及总体规划”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1999年03期 342-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iO2凝胶形成的动力学研究

    李光明,徐子颉,甘礼华,沙海祥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 Ti O2 凝胶,并通过测量体系吸光度研究体系中各组分配比等因素对凝胶反应的影响规律,并由此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得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及表观活化能.通过对反应动力学规律的分析提出了 Ti O2 凝胶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并验证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1999年03期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高效硝化细菌的富集技术研究

    屈计宁,金志刚,何群彪,刘远平

    利用提高基质浓度的方式大幅度提高硝化细菌在活性污泥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氨氮负荷及碳氮比对硝化速率及效率有重要影响.当温度为30 ℃,p H= 6 .5 ~8 .0 ,ρ( D O) > 2 mg· L- 1 时,经过12 ~13 周的富集培养,每克污泥中硝化菌数量达到2 .0 ×108 M P N,是未经富集污泥中硝化菌浓度的12 .5 ~20 倍

    1999年03期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污水管网优化计算中动态规划变异形式和比较

    陈礼国,刘遂庆

    污水管网的优化计算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算法,其中动态规划的产生已经有近40 年的时间,在阶段划分上有非序列化动态规划和序列化动态规划的区别,对状态点的数量和定位又有一般动态规划和拟差动态规划的区别,因此针对以埋深作为状态变量的动态规划变异形式做了一些讨论,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999年03期 3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立体声和环绕声像的相关分析

    谢菠荪

    提出了立体声重发声像的相关理论分析法.通过对双耳听觉互相关函数的计算,得到声重发时双耳声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听觉互相关系数 I,从而对声像位置和声像的明晰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同主观评价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1999年03期 36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邮凹陷戴南—三垛组古生物与沉积环境演变

    董荣鑫

    依据苏北高邮凹陷戴南—三垛组岩芯中所见古生物化石,通过古生物生态组合的分析,探讨了高邮凹陷戴南—三垛组沉积环境的演变

    1999年03期 36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傅强,王家林,周祖翼

    针对泌阳坳陷安棚油田下第三系致密砂岩储层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所造成储产层与非储产层在测井曲线上不易识别的特点,选用了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 S O M) ,利用测井曲线参数,建立了安棚油田非常规储产层的预测识别模型.经验证,已知样本吻合率达82 .2 %

    1999年03期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Ⅺ)——4种杯[4]芳烃萃取铁(Ⅲ)的研究

    陆国弟,曹锡康,刘艳生,施宪法

    合成了杯[4] 芳烃、四对叔丁基杯[4] 芳烃、四乙氧基羰基甲氧基四对叔丁基杯[4] 芳烃、四乙酰基甲氧基四对叔丁基杯[4] 芳烃等4 种杯芳烃,研究了这些杯芳烃对铁( Ⅲ) 的萃取化学,讨论了这些体系的萃取机理,并求出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

    1999年03期 37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博士生导师杨敏教授简介

    1999年03期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