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载道
,陈镕
,傅公康
本文利用堆聚质量法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非线性流体作用力的影响。在求解过程中,未采用常用的等价线性化法,而运用了“Fourier变换—时域迭代混合法”。该法概念清晰,简便易行,且收敛速度较快,并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海洋平台结构的抗震分析必须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第一振型对结构响应起着控制作用;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1984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俞载道
,陈镕
,傅公康
本文利用堆聚质量法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非线性流体作用力的影响。在求解过程中,未采用常用的等价线性化法,而运用了“Fourier变换—时域迭代混合法”。该法概念清晰,简便易行,且收敛速度较快,并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海洋平台结构的抗震分析必须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第一振型对结构响应起着控制作用;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1984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俞载道
,陈镕
,傅公康
本文利用堆聚质量法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非线性流体作用力的影响。在求解过程中,未采用常用的等价线性化法,而运用了“Fourier变换—时域迭代混合法”。该法概念清晰,简便易行,且收敛速度较快,并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海洋平台结构的抗震分析必须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第一振型对结构响应起着控制作用;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1984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蒋大骅
本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等构件中两根主生裂缝之间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过去常称为粘结或握裹)与滑移关系。提出了一种较简单的结合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式,能据以计算裂缝间区段中各点的应变、应力、滑移,结合应力与滑移的关系,以及截面的刚度和裂缝的宽度等。又作了轴对称的有限元分析,能估算次生裂缝出现时的荷载以及次生裂缝出现后的端部滑移。本文所得结果可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刚度计算以及在应用有限元法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时参考。
1984年04期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蒋大骅
本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等构件中两根主生裂缝之间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过去常称为粘结或握裹)与滑移关系。提出了一种较简单的结合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式,能据以计算裂缝间区段中各点的应变、应力、滑移,结合应力与滑移的关系,以及截面的刚度和裂缝的宽度等。又作了轴对称的有限元分析,能估算次生裂缝出现时的荷载以及次生裂缝出现后的端部滑移。本文所得结果可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刚度计算以及在应用有限元法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时参考。
1984年04期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蒋大骅
本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等构件中两根主生裂缝之间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过去常称为粘结或握裹)与滑移关系。提出了一种较简单的结合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式,能据以计算裂缝间区段中各点的应变、应力、滑移,结合应力与滑移的关系,以及截面的刚度和裂缝的宽度等。又作了轴对称的有限元分析,能估算次生裂缝出现时的荷载以及次生裂缝出现后的端部滑移。本文所得结果可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刚度计算以及在应用有限元法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时参考。
1984年04期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张誉
,金桓康
,黄郁莺
本文恨据17根试件的试验结果,讨论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在低周反复扭矩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及其延性,提出了供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折采用的受扭构件恢复力模型。
1984年04期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誉
,金桓康
,黄郁莺
本文恨据17根试件的试验结果,讨论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在低周反复扭矩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及其延性,提出了供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折采用的受扭构件恢复力模型。
1984年04期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誉
,金桓康
,黄郁莺
本文恨据17根试件的试验结果,讨论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在低周反复扭矩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及其延性,提出了供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折采用的受扭构件恢复力模型。
1984年04期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强华
,陈国铨
,蒋博平
,龚启昌
,徐惠亮
本文根据上海及东南沿海软土地区的单用探头的92个静探孔与110根长度为6~60米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的对比分折,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对其它地区的10个静探孔与21根试桩资料进行了检验。
1984年04期 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强华
,陈国铨
,蒋博平
,龚启昌
,徐惠亮
本文根据上海及东南沿海软土地区的单用探头的92个静探孔与110根长度为6~60米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的对比分折,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对其它地区的10个静探孔与21根试桩资料进行了检验。
1984年04期 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强华
,陈国铨
,蒋博平
,龚启昌
,徐惠亮
本文根据上海及东南沿海软土地区的单用探头的92个静探孔与110根长度为6~60米的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的对比分折,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对其它地区的10个静探孔与21根试桩资料进行了检验。
1984年04期 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陆伟民
,朱伯龙
在同济大学4×4m双向模拟地震振动台上对两跨钢框架进行了动力试验。本文研究利用系统识别对试件的线性特性进行参数识别。根据振动台台面再现的地震记录——水平双向输入波和试件相应的反应时程测量数据,用单纯形的参数估计方法对试件的质量、偏心率、刚度以及周有频率等参数在时域中进行识别。本文还闸明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识别的主要步骤。
1984年04期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陆伟民
,朱伯龙
在同济大学4×4m双向模拟地震振动台上对两跨钢框架进行了动力试验。本文研究利用系统识别对试件的线性特性进行参数识别。根据振动台台面再现的地震记录——水平双向输入波和试件相应的反应时程测量数据,用单纯形的参数估计方法对试件的质量、偏心率、刚度以及周有频率等参数在时域中进行识别。本文还闸明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识别的主要步骤。
1984年04期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陆伟民
,朱伯龙
在同济大学4×4m双向模拟地震振动台上对两跨钢框架进行了动力试验。本文研究利用系统识别对试件的线性特性进行参数识别。根据振动台台面再现的地震记录——水平双向输入波和试件相应的反应时程测量数据,用单纯形的参数估计方法对试件的质量、偏心率、刚度以及周有频率等参数在时域中进行识别。本文还闸明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识别的主要步骤。
1984年04期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伟民
,张治明
,覃淑媛
本文论述了再生胶与沥青作用的机理、橡胶沥青制备的工艺方法以及初步研制成功的再生胶沥青改性剂的配方。室内外试验研究证明,在沥青中掺加再生胶,对改善沥青热稳性、粘附性、低温塑性等路用性能均有一定效果,
1984年04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伟民
,张治明
,覃淑媛
本文论述了再生胶与沥青作用的机理、橡胶沥青制备的工艺方法以及初步研制成功的再生胶沥青改性剂的配方。室内外试验研究证明,在沥青中掺加再生胶,对改善沥青热稳性、粘附性、低温塑性等路用性能均有一定效果,
1984年04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伟民
,张治明
,覃淑媛
本文论述了再生胶与沥青作用的机理、橡胶沥青制备的工艺方法以及初步研制成功的再生胶沥青改性剂的配方。室内外试验研究证明,在沥青中掺加再生胶,对改善沥青热稳性、粘附性、低温塑性等路用性能均有一定效果,
1984年04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其昌
本文论述科技德语的特点,总结了六个词汇特点及八个句法特点。
1984年04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其昌
本文论述科技德语的特点,总结了六个词汇特点及八个句法特点。
1984年04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其昌
本文论述科技德语的特点,总结了六个词汇特点及八个句法特点。
1984年04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本文从电化学的观点对活细胞的离子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静息电势和动作电势方法被认为不能恰当地反映活细胞离子过程的本质。本文提出了由三种离子浓度分布所组成的状态矢量和离子浓度时空分布表象及膜表象来分别描述活细胞在静息时的状态以及受激活时所进行的过程。
1984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本文从电化学的观点对活细胞的离子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静息电势和动作电势方法被认为不能恰当地反映活细胞离子过程的本质。本文提出了由三种离子浓度分布所组成的状态矢量和离子浓度时空分布表象及膜表象来分别描述活细胞在静息时的状态以及受激活时所进行的过程。
1984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本文从电化学的观点对活细胞的离子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静息电势和动作电势方法被认为不能恰当地反映活细胞离子过程的本质。本文提出了由三种离子浓度分布所组成的状态矢量和离子浓度时空分布表象及膜表象来分别描述活细胞在静息时的状态以及受激活时所进行的过程。
1984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铁城
,周耀坤
本文研究了一类新型的三元均相催化体系(MeCp)_2TiCl_2或(MeCp)_2Ti(OR)_(2~-n)Cl_n—BuMgBr—LiAl(OBu-t)_3H(n=1,0)在常温常压下对环戊二烯选择加氢的催化性能,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可达60%以上,对环戊烯的选择性可达100%。
1984年04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铁城
,周耀坤
本文研究了一类新型的三元均相催化体系(MeCp)_2TiCl_2或(MeCp)_2Ti(OR)_(2~-n)Cl_n—BuMgBr—LiAl(OBu-t)_3H(n=1,0)在常温常压下对环戊二烯选择加氢的催化性能,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可达60%以上,对环戊烯的选择性可达100%。
1984年04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铁城
,周耀坤
本文研究了一类新型的三元均相催化体系(MeCp)_2TiCl_2或(MeCp)_2Ti(OR)_(2~-n)Cl_n—BuMgBr—LiAl(OBu-t)_3H(n=1,0)在常温常压下对环戊二烯选择加氢的催化性能,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可达60%以上,对环戊烯的选择性可达100%。
1984年04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荣庆
,孙宪铭
,王国英
苏皖南部青龙群碳酸盐岩油气显示十分普遍,研究它的孔隙类型与变化,确定储集岩及分布,在评价含油气远景中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04期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庞荣庆
,孙宪铭
,王国英
苏皖南部青龙群碳酸盐岩油气显示十分普遍,研究它的孔隙类型与变化,确定储集岩及分布,在评价含油气远景中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04期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庞荣庆
,孙宪铭
,王国英
苏皖南部青龙群碳酸盐岩油气显示十分普遍,研究它的孔隙类型与变化,确定储集岩及分布,在评价含油气远景中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04期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第12届大会,于1984.9.3~7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我校名誉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理事长李国豪教授与桥梁教研室主任范立础副教授出席了大会。
1984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第12届大会,于1984.9.3~7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我校名誉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理事长李国豪教授与桥梁教研室主任范立础副教授出席了大会。
1984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第12届大会,于1984.9.3~7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我校名誉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理事长李国豪教授与桥梁教研室主任范立础副教授出席了大会。
1984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