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豪
,石洞
,黄东洲
本文提出了拱——桁梁组合体系桥梁的侧倾稳定分析方法.整个结构除拱门架部分划分为子结构单元外,其它均划分为连续体组合单元.作者演引了几何刚度矩阵及子结构单元与连续体单元间的变换矩阵。并编制了程序,对正在建造的一座长江大桥进行了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有足够的侧倾安全度.此外,对该桥型做了侧倾稳定模型实验,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有良好的精确度.
1983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豪
,石洞
,黄东洲
本文提出了拱——桁梁组合体系桥梁的侧倾稳定分析方法.整个结构除拱门架部分划分为子结构单元外,其它均划分为连续体组合单元.作者演引了几何刚度矩阵及子结构单元与连续体单元间的变换矩阵。并编制了程序,对正在建造的一座长江大桥进行了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有足够的侧倾安全度.此外,对该桥型做了侧倾稳定模型实验,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有良好的精确度.
1983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豪
,石洞
,黄东洲
本文提出了拱——桁梁组合体系桥梁的侧倾稳定分析方法.整个结构除拱门架部分划分为子结构单元外,其它均划分为连续体组合单元.作者演引了几何刚度矩阵及子结构单元与连续体单元间的变换矩阵。并编制了程序,对正在建造的一座长江大桥进行了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有足够的侧倾安全度.此外,对该桥型做了侧倾稳定模型实验,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有良好的精确度.
1983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吕志政,欧阳可庆,王肇民
本文采用纤绳单元和具有剪切变形的梁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特征,用有限元法分析任意布置的拉绳塔在静力、温度变化和支座沉降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还分析了拉绳塔的动力特性和输入地震波的响应。文中的理论分析得到模型试验的验证,并通过计算例题与习用的方法作了对比.
1983年01期 15-3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吕志政,欧阳可庆,王肇民
本文采用纤绳单元和具有剪切变形的梁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特征,用有限元法分析任意布置的拉绳塔在静力、温度变化和支座沉降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还分析了拉绳塔的动力特性和输入地震波的响应。文中的理论分析得到模型试验的验证,并通过计算例题与习用的方法作了对比.
1983年01期 15-3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吕志政,欧阳可庆,王肇民
本文采用纤绳单元和具有剪切变形的梁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特征,用有限元法分析任意布置的拉绳塔在静力、温度变化和支座沉降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还分析了拉绳塔的动力特性和输入地震波的响应。文中的理论分析得到模型试验的验证,并通过计算例题与习用的方法作了对比.
1983年01期 15-3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伯龙
,蒋志贤
,吴明舜
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即所谓构造柱)-拉杆系统加固现有砖房的研究和设计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国内外都公认外加钢筋混凝土柱是有效的加固措施,可是,现有试验证明,加了柱子以后的墙体抗剪强度只提高20%左右;因此.如何评价砖房外加柱加固后的抗震能力? (2)加钢筋混凝土柱-拉杆以后,墙体的破坏机制如何?墙、柱、拉杆三者之间的共同工作关系又如何? 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公式。
1983年01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朱伯龙
,蒋志贤
,吴明舜
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即所谓构造柱)-拉杆系统加固现有砖房的研究和设计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国内外都公认外加钢筋混凝土柱是有效的加固措施,可是,现有试验证明,加了柱子以后的墙体抗剪强度只提高20%左右;因此.如何评价砖房外加柱加固后的抗震能力? (2)加钢筋混凝土柱-拉杆以后,墙体的破坏机制如何?墙、柱、拉杆三者之间的共同工作关系又如何? 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公式。
1983年01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朱伯龙
,蒋志贤
,吴明舜
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即所谓构造柱)-拉杆系统加固现有砖房的研究和设计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国内外都公认外加钢筋混凝土柱是有效的加固措施,可是,现有试验证明,加了柱子以后的墙体抗剪强度只提高20%左右;因此.如何评价砖房外加柱加固后的抗震能力? (2)加钢筋混凝土柱-拉杆以后,墙体的破坏机制如何?墙、柱、拉杆三者之间的共同工作关系又如何? 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公式。
1983年01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陈扬骥
,徐运源
本文建立了在三维地震力作用下平板型空间网架的振动方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网架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列出了电算程序的框图。利用此程序分析了十四个不同型式、不同跨度的网架的地震反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竖向荷载系数C_Z值的计算公式。
1983年01期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陈扬骥
,徐运源
本文建立了在三维地震力作用下平板型空间网架的振动方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网架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列出了电算程序的框图。利用此程序分析了十四个不同型式、不同跨度的网架的地震反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竖向荷载系数C_Z值的计算公式。
1983年01期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陈扬骥
,徐运源
本文建立了在三维地震力作用下平板型空间网架的振动方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网架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列出了电算程序的框图。利用此程序分析了十四个不同型式、不同跨度的网架的地震反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竖向荷载系数C_Z值的计算公式。
1983年01期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兰
,王开发
,万之静,章永昌,李增瑞,蒋辉
长河盆地21个钻孔的孢粉研究表明,其孢粉化石丰富。长河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孢粉带,从而推断了其地质时代并讨论了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变化. 1.长河群二段下部:上古新统一下始新统,以榆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炎热稍干的热带—亚热带气候。2.长河群二段上部:中、上始新统,常录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或以被子植物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当时为暖热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 3.长河群三段:下渐新统,以杉科和杉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 4.长河群四段:中、上渐新统,以落叶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和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1983年01期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兰
,王开发
,万之静,章永昌,李增瑞,蒋辉
长河盆地21个钻孔的孢粉研究表明,其孢粉化石丰富。长河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孢粉带,从而推断了其地质时代并讨论了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变化. 1.长河群二段下部:上古新统一下始新统,以榆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炎热稍干的热带—亚热带气候。2.长河群二段上部:中、上始新统,常录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或以被子植物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当时为暖热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 3.长河群三段:下渐新统,以杉科和杉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 4.长河群四段:中、上渐新统,以落叶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和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1983年01期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兰
,王开发
,万之静,章永昌,李增瑞,蒋辉
长河盆地21个钻孔的孢粉研究表明,其孢粉化石丰富。长河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孢粉带,从而推断了其地质时代并讨论了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变化. 1.长河群二段下部:上古新统一下始新统,以榆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炎热稍干的热带—亚热带气候。2.长河群二段上部:中、上始新统,常录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或以被子植物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当时为暖热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 3.长河群三段:下渐新统,以杉科和杉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 4.长河群四段:中、上渐新统,以落叶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和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1983年01期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科如
本文首先通过对混凝土以恒定的应变速度进行变形连续递增的循环加荷-卸荷试验,得出了在全应力-应变曲线范围内混凝土弹性应变分量及残余应变分量随总应变的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及引入了一个能比较不同的混凝土的脆性性能的参数——脆性系数。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某些工艺参数对混凝土脆性性能的影响。
1983年01期 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吴科如
本文首先通过对混凝土以恒定的应变速度进行变形连续递增的循环加荷-卸荷试验,得出了在全应力-应变曲线范围内混凝土弹性应变分量及残余应变分量随总应变的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及引入了一个能比较不同的混凝土的脆性性能的参数——脆性系数。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某些工艺参数对混凝土脆性性能的影响。
1983年01期 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吴科如
本文首先通过对混凝土以恒定的应变速度进行变形连续递增的循环加荷-卸荷试验,得出了在全应力-应变曲线范围内混凝土弹性应变分量及残余应变分量随总应变的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及引入了一个能比较不同的混凝土的脆性性能的参数——脆性系数。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某些工艺参数对混凝土脆性性能的影响。
1983年01期 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汪光焘
本研究在分析了车辆驶经混凝土路面时传递到基础上的压力分布(基础承载值)包络图,并实验测定了荷载重复作用下各种基础的形变累积规律之后,结合车轮横向分布的频率,估算了设置不同基层后路面支承状态的改善程度,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局部脱空状态下路面内荷载应力的变化规律;由此建立起不同使用年限条件下,基层、路面支承条件和荷载应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用以研究基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了几种典型基层后得出: (1)设置基层之后,路面与基础之间的脱空状况有明显改善,由此能减少由于脱空而产生的附加应力,有效地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2)应当采用整体性好的材料修筑基层。就我国的情况来讲,建议采用石灰土或者工业废渣. (30理论计算证实,只要修筑一定厚度的稳定性好的基层,就能达到防止唧泥的目的.
1983年01期 8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汪光焘
本研究在分析了车辆驶经混凝土路面时传递到基础上的压力分布(基础承载值)包络图,并实验测定了荷载重复作用下各种基础的形变累积规律之后,结合车轮横向分布的频率,估算了设置不同基层后路面支承状态的改善程度,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局部脱空状态下路面内荷载应力的变化规律;由此建立起不同使用年限条件下,基层、路面支承条件和荷载应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用以研究基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了几种典型基层后得出: (1)设置基层之后,路面与基础之间的脱空状况有明显改善,由此能减少由于脱空而产生的附加应力,有效地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2)应当采用整体性好的材料修筑基层。就我国的情况来讲,建议采用石灰土或者工业废渣. (30理论计算证实,只要修筑一定厚度的稳定性好的基层,就能达到防止唧泥的目的.
1983年01期 8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汪光焘
本研究在分析了车辆驶经混凝土路面时传递到基础上的压力分布(基础承载值)包络图,并实验测定了荷载重复作用下各种基础的形变累积规律之后,结合车轮横向分布的频率,估算了设置不同基层后路面支承状态的改善程度,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局部脱空状态下路面内荷载应力的变化规律;由此建立起不同使用年限条件下,基层、路面支承条件和荷载应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用以研究基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了几种典型基层后得出: (1)设置基层之后,路面与基础之间的脱空状况有明显改善,由此能减少由于脱空而产生的附加应力,有效地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2)应当采用整体性好的材料修筑基层。就我国的情况来讲,建议采用石灰土或者工业废渣. (30理论计算证实,只要修筑一定厚度的稳定性好的基层,就能达到防止唧泥的目的.
1983年01期 8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虎南
本文对矩形、正T形、倒T形截面的38根预应力试验梁进行了施工阶段预拉区非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开裂情况的现场测定.并对预应力受弯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预拉区裂缝对正截面的强度、抗裂度和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还对预压阶段裂缝截面考虑材料非线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修订规范提供依据.
1983年01期 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虎南
本文对矩形、正T形、倒T形截面的38根预应力试验梁进行了施工阶段预拉区非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开裂情况的现场测定.并对预应力受弯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预拉区裂缝对正截面的强度、抗裂度和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还对预压阶段裂缝截面考虑材料非线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修订规范提供依据.
1983年01期 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虎南
本文对矩形、正T形、倒T形截面的38根预应力试验梁进行了施工阶段预拉区非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开裂情况的现场测定.并对预应力受弯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预拉区裂缝对正截面的强度、抗裂度和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还对预压阶段裂缝截面考虑材料非线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修订规范提供依据.
1983年01期 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镜芳
,吴吉安
,徐素娟
核酸碱基对于辐射敏感性的量子化学探讨。本文研究射线与核酸碱基的相互作用,探讨核酸中五种碱基的结构与辐射敏感性之间的递变关系。我们用HMO法得到五种碱基π电子的平均能量、π电子共振能、超离域能、键级等值,这些数值与五种碱基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且能较满意地从结构的观点阐明它们对辐射敏感的规律。
1983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镜芳
,吴吉安
,徐素娟
核酸碱基对于辐射敏感性的量子化学探讨。本文研究射线与核酸碱基的相互作用,探讨核酸中五种碱基的结构与辐射敏感性之间的递变关系。我们用HMO法得到五种碱基π电子的平均能量、π电子共振能、超离域能、键级等值,这些数值与五种碱基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且能较满意地从结构的观点阐明它们对辐射敏感的规律。
1983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镜芳
,吴吉安
,徐素娟
核酸碱基对于辐射敏感性的量子化学探讨。本文研究射线与核酸碱基的相互作用,探讨核酸中五种碱基的结构与辐射敏感性之间的递变关系。我们用HMO法得到五种碱基π电子的平均能量、π电子共振能、超离域能、键级等值,这些数值与五种碱基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且能较满意地从结构的观点阐明它们对辐射敏感的规律。
1983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3年01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3年01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3年01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