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明谦,李森
,张建成,刘锦慧
在3-氟丙烯分子中由于3-位氟原子的活泼性在典型的离子型加成反应条件下与H-X(X=Cl,Br)作用,首先进行的是卤素的置换反应而得不到正常的加成产物,建议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1981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明谦,李森
,张建成,刘锦慧
在3-氟丙烯分子中由于3-位氟原子的活泼性在典型的离子型加成反应条件下与H-X(X=Cl,Br)作用,首先进行的是卤素的置换反应而得不到正常的加成产物,建议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1981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明谦,李森
,张建成,刘锦慧
在3-氟丙烯分子中由于3-位氟原子的活泼性在典型的离子型加成反应条件下与H-X(X=Cl,Br)作用,首先进行的是卤素的置换反应而得不到正常的加成产物,建议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1981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德岳
本工作系统地评述了烯类聚合物构型序列分布问题的统计理论,对各种试验概型的判别提出了一整套简便的办法,并通过非稳态动力学方法论证了统计理论的适用范围。在本工作的第一报中,我们对无规聚合和Bernoulli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
1981年03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德岳
本工作系统地评述了烯类聚合物构型序列分布问题的统计理论,对各种试验概型的判别提出了一整套简便的办法,并通过非稳态动力学方法论证了统计理论的适用范围。在本工作的第一报中,我们对无规聚合和Bernoulli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
1981年03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德岳
本工作系统地评述了烯类聚合物构型序列分布问题的统计理论,对各种试验概型的判别提出了一整套简便的办法,并通过非稳态动力学方法论证了统计理论的适用范围。在本工作的第一报中,我们对无规聚合和Bernoulli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
1981年03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从量子统计处理固体电子状态的费密面和费密球概念出发,对电化学体系中的电极电势的本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电流与费密面附近能态占据情况变化的关系,以及理想极化和理想非极化电极的费密面的特征。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相的双层结构与电极费密面的结构密切相关。从费密面的特征讨论了零电荷电势。在电化学适用的范围内,费密面近似地用球面来表示。
1981年03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从量子统计处理固体电子状态的费密面和费密球概念出发,对电化学体系中的电极电势的本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电流与费密面附近能态占据情况变化的关系,以及理想极化和理想非极化电极的费密面的特征。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相的双层结构与电极费密面的结构密切相关。从费密面的特征讨论了零电荷电势。在电化学适用的范围内,费密面近似地用球面来表示。
1981年03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美伦
从量子统计处理固体电子状态的费密面和费密球概念出发,对电化学体系中的电极电势的本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电流与费密面附近能态占据情况变化的关系,以及理想极化和理想非极化电极的费密面的特征。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相的双层结构与电极费密面的结构密切相关。从费密面的特征讨论了零电荷电势。在电化学适用的范围内,费密面近似地用球面来表示。
1981年03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凌镛镛
本文提出了推广的杨振宁方程R_(ik;l)+∧R_(il;k0=0,并得到此方程的静态球对称度规场的渐近解和近似解:在∧≠-1,∧≠-2时解的一级近似是Einstein引力场方程的Schwarzschild解。在∧=-2时得到的近似解部分类似于Reissner-Nordstrom度规。在∧=-1时即是杨振宁场解。并且在Einstein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给出此推广的杨振宁方程与能量动量张量T_(ik)的散度方程三对等价条件。其中之一在∧=-1时的特例就是杨振宁、谷超豪在引力规范场理论中的一个定
1981年03期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镛镛
本文提出了推广的杨振宁方程R_(ik;l)+∧R_(il;k0=0,并得到此方程的静态球对称度规场的渐近解和近似解:在∧≠-1,∧≠-2时解的一级近似是Einstein引力场方程的Schwarzschild解。在∧=-2时得到的近似解部分类似于Reissner-Nordstrom度规。在∧=-1时即是杨振宁场解。并且在Einstein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给出此推广的杨振宁方程与能量动量张量T_(ik)的散度方程三对等价条件。其中之一在∧=-1时的特例就是杨振宁、谷超豪在引力规范场理论中的一个定
1981年03期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镛镛
本文提出了推广的杨振宁方程R_(ik;l)+∧R_(il;k0=0,并得到此方程的静态球对称度规场的渐近解和近似解:在∧≠-1,∧≠-2时解的一级近似是Einstein引力场方程的Schwarzschild解。在∧=-2时得到的近似解部分类似于Reissner-Nordstrom度规。在∧=-1时即是杨振宁场解。并且在Einstein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给出此推广的杨振宁方程与能量动量张量T_(ik)的散度方程三对等价条件。其中之一在∧=-1时的特例就是杨振宁、谷超豪在引力规范场理论中的一个定
1981年03期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瑞椿
,刘永仁
,陈学潮
当使用波前法求解某些大型结构时,如果结构的波前刚度矩阵太大不能整个地在内存中存贮,就会发生困难。采用通用波前法能够克服这个困难。通用波前法是熟知的波前法的一个新变种。使用这一方法时,一部分波的刚度矩阵可以存贮在外存中,以致对于波前刚度矩阵的大小不再有限制,同时使用了某些特殊技术来管理运算及内外交换。这些技术包括存贮单元的组织、单元刚度矩阵集合为结构刚度矩阵的过程、单位主消行的形成、波前刚度矩阵的化约、消元和波前变量管理等方面。给出该方法主要运算的框图。估计了化费在内外交换上的时间。在文末给出了实例的结果以及它与別的方法和实验的比较。
1981年03期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瑞椿
,刘永仁
,陈学潮
当使用波前法求解某些大型结构时,如果结构的波前刚度矩阵太大不能整个地在内存中存贮,就会发生困难。采用通用波前法能够克服这个困难。通用波前法是熟知的波前法的一个新变种。使用这一方法时,一部分波的刚度矩阵可以存贮在外存中,以致对于波前刚度矩阵的大小不再有限制,同时使用了某些特殊技术来管理运算及内外交换。这些技术包括存贮单元的组织、单元刚度矩阵集合为结构刚度矩阵的过程、单位主消行的形成、波前刚度矩阵的化约、消元和波前变量管理等方面。给出该方法主要运算的框图。估计了化费在内外交换上的时间。在文末给出了实例的结果以及它与別的方法和实验的比较。
1981年03期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瑞椿
,刘永仁
,陈学潮
当使用波前法求解某些大型结构时,如果结构的波前刚度矩阵太大不能整个地在内存中存贮,就会发生困难。采用通用波前法能够克服这个困难。通用波前法是熟知的波前法的一个新变种。使用这一方法时,一部分波的刚度矩阵可以存贮在外存中,以致对于波前刚度矩阵的大小不再有限制,同时使用了某些特殊技术来管理运算及内外交换。这些技术包括存贮单元的组织、单元刚度矩阵集合为结构刚度矩阵的过程、单位主消行的形成、波前刚度矩阵的化约、消元和波前变量管理等方面。给出该方法主要运算的框图。估计了化费在内外交换上的时间。在文末给出了实例的结果以及它与別的方法和实验的比较。
1981年03期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祖康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对两种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分別受到地基反力和板自重的约束作用时产生的翘曲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翘曲变形时板同地基脱空的情况和考虑脱空影响后翘曲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盛行的Westergaard理论因未考虑脱空影响,而得出偏大的计算结果。作者还根据有限元解算结果绘制了半无限地基板翘曲应力系数的计算曲线。
1981年03期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姚祖康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对两种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分別受到地基反力和板自重的约束作用时产生的翘曲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翘曲变形时板同地基脱空的情况和考虑脱空影响后翘曲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盛行的Westergaard理论因未考虑脱空影响,而得出偏大的计算结果。作者还根据有限元解算结果绘制了半无限地基板翘曲应力系数的计算曲线。
1981年03期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姚祖康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对两种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分別受到地基反力和板自重的约束作用时产生的翘曲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翘曲变形时板同地基脱空的情况和考虑脱空影响后翘曲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盛行的Westergaard理论因未考虑脱空影响,而得出偏大的计算结果。作者还根据有限元解算结果绘制了半无限地基板翘曲应力系数的计算曲线。
1981年03期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权
本文用本人建议的“弦线支距法”(包括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公式推导)对一股的复曲线(包括圆曲线)进行实例计算,并排成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绘图仉,打印成果及绘成透视图。本文对图幅的选择与布置也作了介绍
1981年03期 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权
本文用本人建议的“弦线支距法”(包括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公式推导)对一股的复曲线(包括圆曲线)进行实例计算,并排成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绘图仉,打印成果及绘成透视图。本文对图幅的选择与布置也作了介绍
1981年03期 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权
本文用本人建议的“弦线支距法”(包括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公式推导)对一股的复曲线(包括圆曲线)进行实例计算,并排成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绘图仉,打印成果及绘成透视图。本文对图幅的选择与布置也作了介绍
1981年03期 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佩昆
本文提出车辆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以改进目前国外通用的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文中在分析车辆通过红绿灯交叉口的实际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车道划分条件下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归纳列出了简单的统一表达式,最后举实例说明运用有关计算参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1981年03期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佩昆
本文提出车辆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以改进目前国外通用的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文中在分析车辆通过红绿灯交叉口的实际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车道划分条件下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归纳列出了简单的统一表达式,最后举实例说明运用有关计算参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1981年03期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佩昆
本文提出车辆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以改进目前国外通用的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文中在分析车辆通过红绿灯交叉口的实际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车道划分条件下通过冲突点的红绿灯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归纳列出了简单的统一表达式,最后举实例说明运用有关计算参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1981年03期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胡雨人
本文在理论上,采用传递函数理论,对位移摆式拾振器作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系统的响应。在元件上,采用新型的圆筒弹簧,使结构简单部件少。在网络上,采用微分负反馈及补偿环节,使系统达到了较理想的幅相特性。
1981年03期 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雨人
本文在理论上,采用传递函数理论,对位移摆式拾振器作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系统的响应。在元件上,采用新型的圆筒弹簧,使结构简单部件少。在网络上,采用微分负反馈及补偿环节,使系统达到了较理想的幅相特性。
1981年03期 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雨人
本文在理论上,采用传递函数理论,对位移摆式拾振器作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系统的响应。在元件上,采用新型的圆筒弹簧,使结构简单部件少。在网络上,采用微分负反馈及补偿环节,使系统达到了较理想的幅相特性。
1981年03期 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宏甫
,钟伟麟
,王加政
,王洪兴
差容式加速度计具有可量测零赫的加速度值,能在惡劣环境下工作,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后续仪器简单等特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颖加速度计。本文对差容式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设计制造此种加速度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CYJ-1型加速度计的实际性能。
1981年03期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宏甫
,钟伟麟
,王加政
,王洪兴
差容式加速度计具有可量测零赫的加速度值,能在惡劣环境下工作,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后续仪器简单等特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颖加速度计。本文对差容式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设计制造此种加速度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CYJ-1型加速度计的实际性能。
1981年03期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宏甫
,钟伟麟
,王加政
,王洪兴
差容式加速度计具有可量测零赫的加速度值,能在惡劣环境下工作,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后续仪器简单等特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颖加速度计。本文对差容式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设计制造此种加速度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CYJ-1型加速度计的实际性能。
1981年03期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熙章
,魏道垛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_0是土体变形和强度研究的重要参数。室内测定K_0值常用K+0系数仪。本文对已有的K_0系数仪的结构作了改进并设计选配了自动测读记录系统。初步做到K_0系数测定工作自动化。实践表明,这种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用途多样,可建议作为室内测定K_0系数的基本设备。
1981年03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熙章
,魏道垛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_0是土体变形和强度研究的重要参数。室内测定K_0值常用K+0系数仪。本文对已有的K_0系数仪的结构作了改进并设计选配了自动测读记录系统。初步做到K_0系数测定工作自动化。实践表明,这种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用途多样,可建议作为室内测定K_0系数的基本设备。
1981年03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熙章
,魏道垛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_0是土体变形和强度研究的重要参数。室内测定K_0值常用K+0系数仪。本文对已有的K_0系数仪的结构作了改进并设计选配了自动测读记录系统。初步做到K_0系数测定工作自动化。实践表明,这种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用途多样,可建议作为室内测定K_0系数的基本设备。
1981年03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从先
,闵秋宝
根据长江三角洲顶部镇江地区钻孔岩蕊的研究,全新世海水影响该地的时间为距今9000—6300年间,当时海面分別位于吴淞零点以下10—12米;2—3米。6300年以来镇江钻孔所在地区沉积淡水沼泽沉积,因此,5000—6000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似无高于现今的海平面。
1981年03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李从先
,闵秋宝
根据长江三角洲顶部镇江地区钻孔岩蕊的研究,全新世海水影响该地的时间为距今9000—6300年间,当时海面分別位于吴淞零点以下10—12米;2—3米。6300年以来镇江钻孔所在地区沉积淡水沼泽沉积,因此,5000—6000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似无高于现今的海平面。
1981年03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李从先
,闵秋宝
根据长江三角洲顶部镇江地区钻孔岩蕊的研究,全新世海水影响该地的时间为距今9000—6300年间,当时海面分別位于吴淞零点以下10—12米;2—3米。6300年以来镇江钻孔所在地区沉积淡水沼泽沉积,因此,5000—6000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似无高于现今的海平面。
1981年03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