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6902

  • “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述要

    冯纪忠;

    <正>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期间,怎样使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是众所关心的问题。过去沿用的按照建筑类型讲授设计原理和组织设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早已被大家所感觉到了。从这一点出发,冯纪忠教授在六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一些设想,并进行了教学实践。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空间原理》的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建筑中的“空间”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空间组合的角度进行设计原理

    1978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述要

    冯纪忠;

    <正>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期间,怎样使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是众所关心的问题。过去沿用的按照建筑类型讲授设计原理和组织设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早已被大家所感觉到了。从这一点出发,冯纪忠教授在六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一些设想,并进行了教学实践。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空间原理》的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建筑中的“空间”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空间组合的角度进行设计原理

    1978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唐山市河北区居住小区规划

    何德铭;周秀堂;陶松令;吕慧珍;陈运帷;

    本文探讨了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试图通过:紧凑布置住宅组群、有机组织小区内部的道路交通、系统安排各种绿地和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方便、卫生的生活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同时考虑了防震和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1978年02期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山市河北区居住小区规划

    何德铭;周秀堂;陶松令;吕慧珍;陈运帷;

    本文探讨了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试图通过:紧凑布置住宅组群、有机组织小区内部的道路交通、系统安排各种绿地和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方便、卫生的生活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同时考虑了防震和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1978年02期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立体交叉方案介绍

    邓述平;

    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环形交叉是上海市最重要的交叉口之一。由于近几年来机动车交通量迅速地增长,通过这个坏形交叉的机动车数在高峰小时已超过2000辆,新设计的立体交叉方案3做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彻底分流,机动车的通过能力比现在环形交叉可以提高四倍。

    1978年02期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立体交叉方案介绍

    邓述平;

    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环形交叉是上海市最重要的交叉口之一。由于近几年来机动车交通量迅速地增长,通过这个坏形交叉的机动车数在高峰小时已超过2000辆,新设计的立体交叉方案3做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彻底分流,机动车的通过能力比现在环形交叉可以提高四倍。

    1978年02期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中型火车站广场的公共客运站点布置

    郑正;

    本文根据我国大、中火车站广场的客流特点,提出站前广场公共客运站点布置的基本要求,着重讨论公共客运站点的集中与分散布置以及和站屋的相对位置问题。结合对上海北站情况的分析,阐述了站屋规模、布局、公共客运线路数量等因素对布置公共客运站点的影响。

    1978年02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中型火车站广场的公共客运站点布置

    郑正;

    本文根据我国大、中火车站广场的客流特点,提出站前广场公共客运站点布置的基本要求,着重讨论公共客运站点的集中与分散布置以及和站屋的相对位置问题。结合对上海北站情况的分析,阐述了站屋规模、布局、公共客运线路数量等因素对布置公共客运站点的影响。

    1978年02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宝山烈士墓纪念碑

    谭垣;朱谋隆;陈光贤;阮仪三;

    为纪念解放上海而牺牲的烈士们,在上海宝山县建造了烈士墓。这里埋葬着1904名烈士。新改建后的烈士墓由纪念碑、浮雕墙、大平台、纪念墙、大门等组成。烈士墓的总体布局采用尽端式设计,墓的主体部分纪念碑的造型犹如前进着的帆船,寓意于上海的解放是渡江胜利的继续。建成后的烈士墓简洁、朴素、壮重、肃穆,具有纪念性建筑的特点。

    1978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宝山烈士墓纪念碑

    谭垣;朱谋隆;陈光贤;阮仪三;

    为纪念解放上海而牺牲的烈士们,在上海宝山县建造了烈士墓。这里埋葬着1904名烈士。新改建后的烈士墓由纪念碑、浮雕墙、大平台、纪念墙、大门等组成。烈士墓的总体布局采用尽端式设计,墓的主体部分纪念碑的造型犹如前进着的帆船,寓意于上海的解放是渡江胜利的继续。建成后的烈士墓简洁、朴素、壮重、肃穆,具有纪念性建筑的特点。

    1978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中兴影剧场的改建

    朱伯龙;赵秀恒;

    本文介绍了中兴影剧场改建工程的观众厅设计,挑台采用予应力悬带作为主体结构,顶部考虑混响采用“浮云”反声板;在室内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尺度、质感等问题。

    1978年02期 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中兴影剧场的改建

    朱伯龙;赵秀恒;

    本文介绍了中兴影剧场改建工程的观众厅设计,挑台采用予应力悬带作为主体结构,顶部考虑混响采用“浮云”反声板;在室内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尺度、质感等问题。

    1978年02期 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学术交流

    <正> 9月4日上午德意志联帮共和国达坶城工业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Darmstadt)建筑学和城市建设学习旅行团一行24人来我校参观访问。该团是由该校建筑系的教授、研究生、学生及达姆城的规划建筑工作者于数年前,因对中国的建筑及文化方面有强烈的爱好和兴趣而组成的。李国豪校长,建筑系主任冯纪忠教授、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金经昌教授及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和客人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座谈,并讨论了大家感兴趣的一些学术问題。李校长金教授回忆了卅多年前在达姆城工业大学的学习生活及和德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李校长

    1978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学术交流

    <正> 9月4日上午德意志联帮共和国达坶城工业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Darmstadt)建筑学和城市建设学习旅行团一行24人来我校参观访问。该团是由该校建筑系的教授、研究生、学生及达姆城的规划建筑工作者于数年前,因对中国的建筑及文化方面有强烈的爱好和兴趣而组成的。李国豪校长,建筑系主任冯纪忠教授、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金经昌教授及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和客人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座谈,并讨论了大家感兴趣的一些学术问題。李校长金教授回忆了卅多年前在达姆城工业大学的学习生活及和德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李校长

    1978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虎跑改建规划

    陈久昆;刘仲;丁文魁;

    本文通过杭州西湖风景区、虎跑改建规划方案的介绍,阐明在进行名胜古迹改建规划设计时,既要满足现代功能的要求,又要运用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使改建规划的组织结构、园林建筑,导游线与景点、水景与绿化等保持该名胜古迹的传统特色和园林艺术风格的基本看法。

    1978年02期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虎跑改建规划

    陈久昆;刘仲;丁文魁;

    本文通过杭州西湖风景区、虎跑改建规划方案的介绍,阐明在进行名胜古迹改建规划设计时,既要满足现代功能的要求,又要运用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使改建规划的组织结构、园林建筑,导游线与景点、水景与绿化等保持该名胜古迹的传统特色和园林艺术风格的基本看法。

    1978年02期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室内视觉环境设计

    杨公侠;

    视觉环境设计是建筑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企图强调照明设计和室内设计中所忽视的视觉功能因素;综合了国外有关书刊上的文章,简略地介绍了标量照度、亮度和人的主观感受、照度矢量和光影造型等问题。并以亮度分配设计法作为重点解决视觉环境中亮度分配的手段,达到预期的视觉功能要求。为了证明亮度分配设计法的切实可行,以一个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为例,分别从人工照明和天然采光二个方面阐述这个方法的设计步骤。试图为沟通建筑设计和照明设计提供一种工具和方法。并指出在设计中如何进行协作的问题。

    1978年02期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室内视觉环境设计

    杨公侠;

    视觉环境设计是建筑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企图强调照明设计和室内设计中所忽视的视觉功能因素;综合了国外有关书刊上的文章,简略地介绍了标量照度、亮度和人的主观感受、照度矢量和光影造型等问题。并以亮度分配设计法作为重点解决视觉环境中亮度分配的手段,达到预期的视觉功能要求。为了证明亮度分配设计法的切实可行,以一个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为例,分别从人工照明和天然采光二个方面阐述这个方法的设计步骤。试图为沟通建筑设计和照明设计提供一种工具和方法。并指出在设计中如何进行协作的问题。

    1978年02期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视觉的空间全景形象研究

    沈福煦;

    视觉对空间全景形象的感知问题,是形体视觉理论的一部分。形体视觉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它对于建筑、美术、图形理论等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简要耦述视觉对空间全景形象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的基本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并着重对建筑空间的形状和尺度的视感知特征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分析讨论。这对于建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有关视觉的学科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1978年02期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视觉的空间全景形象研究

    沈福煦;

    视觉对空间全景形象的感知问题,是形体视觉理论的一部分。形体视觉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它对于建筑、美术、图形理论等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简要耦述视觉对空间全景形象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的基本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并着重对建筑空间的形状和尺度的视感知特征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分析讨论。这对于建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有关视觉的学科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1978年02期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说园

    陈从周;

    <正>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则专主静观。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則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图一),

    1978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说园

    陈从周;

    <正>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则专主静观。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則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图一),

    1978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正> 六月十三日,我校建筑系特邀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扬廷宝教授、厂东省建委副主任林克明总工程师来校做报告,扬廷宝教授详细介绍了考察国外建筑教育的情况,林克明总工程师介绍了广州市近几年建筑经验,受到广

    1978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正> 六月十三日,我校建筑系特邀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扬廷宝教授、厂东省建委副主任林克明总工程师来校做报告,扬廷宝教授详细介绍了考察国外建筑教育的情况,林克明总工程师介绍了广州市近几年建筑经验,受到广

    1978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承式大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胡瑞华;何秀杰;余安东;

    上海21层大名饭店是采用外承式大模板新工艺施工的。实践证明,这种大模板体系具有很多特点,能适应内外墙全部现浇的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因而为高层建筑中发展工业化现浇工艺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概述了外承式大模板体系的特点、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其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并对大模板设计的荷载取值及刚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978年02期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承式大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胡瑞华;何秀杰;余安东;

    上海21层大名饭店是采用外承式大模板新工艺施工的。实践证明,这种大模板体系具有很多特点,能适应内外墙全部现浇的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因而为高层建筑中发展工业化现浇工艺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概述了外承式大模板体系的特点、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其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并对大模板设计的荷载取值及刚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978年02期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建筑的动向

    王秉铨;

    现代科学技术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它将给建筑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变革建筑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刷新人们的认识。本文提出了正在对建筑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方面:环境、建筑体系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没计。并简要地论述了与此有关的建筑发展趋向和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职责。

    1978年02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建筑的动向

    王秉铨;

    现代科学技术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它将给建筑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变革建筑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刷新人们的认识。本文提出了正在对建筑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方面:环境、建筑体系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没计。并简要地论述了与此有关的建筑发展趋向和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职责。

    1978年02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充气建筑的发展

    赵汉光;蒋大骅;

    在回顾了国外充气建筑从四十年代到今天的发展后,介绍了我国,特别是我校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对500m~2实验性充气展览厅,100m~2气承结构等工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各方面提出了对充气建筑的迫切需求,如仓库、充气帐蓬及室内体育设施等。为了缩短这方面的差距还要做许多工作。

    1978年02期 10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充气建筑的发展

    赵汉光;蒋大骅;

    在回顾了国外充气建筑从四十年代到今天的发展后,介绍了我国,特别是我校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对500m~2实验性充气展览厅,100m~2气承结构等工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各方面提出了对充气建筑的迫切需求,如仓库、充气帐蓬及室内体育设施等。为了缩短这方面的差距还要做许多工作。

    1978年02期 10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